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史话选粹

1:1复制,战国戎人马车诞生记

22-09-15 14:42 来源:奔流新闻·兰州晨报 编辑:杨梦园

  复原的这4辆铜马车

  仔细检查

  马家塬遗址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战国时期一支西戎部落的首领及贵族墓地。在马家塬西戎墓葬中,首次发现了保存完好、外表华丽的战国车乘,这些车辆结构复杂、装饰豪华,高等级车辆由金、银、铜、锡和各类质地的珠子进行装饰,部分车辆表面还有髹漆彩绘。本次复原的这4辆铜马车,正是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中的四件高等级车辆复制品。

  如何等比例复原这四辆精美的马车?如何让它们在具备艺术品观赏性的同时也可以让游客近距离观察?在甘肃掐丝珐琅画传承人李海明的推荐下,复制项目交由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神雕祖传铜艺的浙江神雕雕塑工艺有限公司制作。

  7月,记者前往浙江永康的神雕雕塑工艺有限公司,实地探访了这套豪华车马的打造过程。

  300多个零件,100多道工序,几乎全靠手工打造

  “很难,任务很重!”62岁的神雕铜艺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程育全告诉记者,“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召集了公司各部门的负责人和我的徒弟们一起开会。对艺术效果和历史意义来说,这四组铜车马可能会是今年或者近几年里我们公司最重要的项目,我们想把它做成一个精品,做成一个让我们自己满意、让我们的客户和专家们都满意,能够雅俗共赏的一组艺术品。”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这些战国车乘的工艺和背景,程育全与徒弟们特意来了一趟兰州,与省文旅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们交流切磋。当看到伫立在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马家塬战国马车复原件后,程育全对西周至战国时期的西戎游牧民族文化以及戎人造物时的精思微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结合大家的智慧,遇见困难一起解决。”从设计图纸到铸造模具,从灌蜡修蜡到焊接打磨,从色彩处理到手绘雕琢……300多个零件,100多道工序,程育全与徒弟们几乎靠纯手工打造出了四辆铜马车。

  “铜马车最终完成也不仅仅只应用一项非遗手法。”程育全介绍,“泥塑工艺、永康铜雕、铸造工艺、彩绘技术……我们请了很多浙江其他的非遗传承人来一起铸造这四辆精致的马车,它其实是很多非遗工艺结合起来的产物。”

  马车从车辆类型到装饰、题材、纹样,没有一辆是重复的

  程育全对待工作的细致程度,李海明深有体会。

  光是四辆马车色彩的细微调整,就多达20余次。“南北方在工艺色彩方面,其实是有差距的。一个颜色中多加一点金粉,少加一点金粉,呈现出来的质感都不一样。”李海明说,“每一辆铜马车的颜色都调整过三四次,才有了最终成品的效果。”

  “马家塬出土的战国马车从车辆类型到装饰、题材、纹样,没有一辆是重复的,这才是真正的‘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谢焱告诉记者。

  谢焱主持参与了张家川马家塬墓地考古调查、发掘工作,也全程参与了此次铜马车的制作过程。现场发掘、数据采集整合、模拟复原、车件和装饰件复制、装配……一辆战国马车“复活”呈现的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生动场景,更是考古专家们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

  “我们希望大家对历史的理解不只来自史料。”谢焱说,“看到这些铜马车,很震撼。就像现在,西戎文化已不仅仅只停留在文献的只言片语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了大众眼前。”

  为了让文物“活”起来,省文旅厅委托制作方在原有的四辆马车基础上创造性增加四组共八匹铜马,让复原件的整体效果变得更加生动。“有了马的雕塑在旁边,场景立刻就生动活泼起来了。”程育全与他的团队们商讨后,决定用“祥和、交流、蓄势、奔腾”四种寓意阐释八匹铜马,象征着今天甘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奔赴富民强省新征程的斗志和作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