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的褐子与土布
土布
□ 胡喜成
秦安农民从事棉毛纺织业,起源于先秦以前。当时有“捻毛成绒,织褐为衣”之说。明清后,从事土织土纺生产的人员逐渐增多,遍及全县城乡,主要产品是毛褐、土布等。
在天水,有句老话说:秦安的褐子清水的麻,天水出的白娃娃。
毛褐
毛褐俗称褐子,起源于先秦以前,以迄于清末民初。秦安县郭嘉镇为起源地,明清之际,毛褐生产已成为郭嘉镇、郑家川、张家沟、涧滩等地相当普遍的手工业。褐子宽1.5尺,以合股毛纱织成,做工细致、质地精良、图案精美,尤以藏青者为佳。在封建社会为各级官宦人家与商贾富户的上等衣料,并作为高级礼品馈赠亲友。
《左宗棠在西北》一书中有“秦安有毛链链包裹脚”的记载,抟链链裹脚即用次等褐子做成。褐子质优价高,多运往四川、陕西以易他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土布占领秦安市场,秦安褐子与陕西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区以易棉纱土布,后逐渐停产。
土布
自湖南、湖北一些地方的土布流入秦安市场之后,秦安人始织土布,当时的土布约宽9寸,长4丈左右,解决了农村穿衣问题。距城20里之遥的关家新庄、周家湾制作的织缙,县城以祖传工艺而负有盛名的张、王两姓的织布,尤为城乡群众所传颂。
1922年到1927年,秦安每年自陕西汉中等地购进棉花60万斤,以毛褐子等物换进棉花80余万斤。出现在县城与郭嘉、莲花、安伏、魏店、千户、云山等集镇的土布每年在60万匹以上,每匹重2市斤,按公之于众的售价多少,分为“大绒布”“小绒布”与“细白儿”,售价1.8至2元(银元)。织布技术精湛者,两天之内织布一匹,年收入银元200块左右;技艺较次者,年收入在100块银元以上。
全县有5000余架织布机,遍布城乡。在县城周围,赵家小湾、蔡家小庄、槐树庙、神明川、王家牌楼、郑家川、王家坪、邢家湾、蔡家店、王家峡口等村,生产的土布质量较优。其中蔡家小庄织的土布质量最佳,织布的收入为全县农村收入之冠。这样,在秦安境内的农村,基本形成一个“男耕女织”的半封闭性生产习俗,并有“男务农,女织布,祖祖辈辈不受穷”之说。从而对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
1928年到1931年期间,马廷贤占据陇南,当时兵荒马乱、交通阻塞,毛褐、土布、棉花进出困难,后加上干旱、灾情严重等影响,致使秦安纺织业景象萧条。
1932年之后,随着马廷贤部队退出陇南,社会生活略为安定,交通畅通,纺织业又逐渐恢复生机,棉花商贩渐渐增多,县城出现了16家土布纪行。每逢集日,纪行均收土布150匹左右,日均上市量约2400匹,加上莲花、郭嘉等集市的布匹,全县平均上市90余万匹,并销往定西、兰州等地。织布的原料主要自陕西咸阳、渭南,以及河南等地购进,年均200余万斤,多由陕西凤翔的荣顺、信成两家转运。此外,小商小贩还自甘肃徽县永宁镇、天水的三阳川等地购进10余万斤。
那时县内大小商号均经营棉花,自生和、复兴盛、得盛协、散盛德、三和成、正兴丰、中兴成、益源民和德素昶等号称秦安棉花10大家,其中自生和平均购进棉花10余万斤。虽然秦安自产棉花甚少,但在当时却是一个很大的棉花集散地。
1938年以后,因民族工业的发展,西安、宝鸡、咸阳等地先后办起了工业纺纱、织布厂,细布流入市场,秦安的棉花来源中断。与此同时,市场上又出现了呢子,使得秦安的土布、褐子生产基本停产。
1941年后,在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秦安通讯处(后改名为秦安办事处,设立在今南关村)的组织下,秦安先后在涧滩、先农坛、贤门、教场、南下关、郭嘉、神明川等地建立了工合纺织社,先后生产褐子、土布、人字呢、中字呢、大衣呢、棉毛混织军毯,后因资金、原料不足等问题而终止。
相关新闻
- 2021-12-12白马民歌 古老诗歌活化石
- 2021-12-03【知味甘肃】陇上人家的“馍法王国”
- 2021-12-03【民俗文化】华池“口巧”
- 2021-11-29【文物图鉴】壁画砖上的魏晋生活,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