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人物】梁 鹄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是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东汉至魏晋之际,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也是甘肃地区出现著名书家较多的时代。除草圣张芝和亚圣张昶,章草大家索靖外,梁鹄的八分书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梁鹄少年时就爱好书法,拜师宜官为老师,因为擅长书写八分而闻名,被举荐为孝廉,汉灵帝很看重梁鹄,召在鸿都门下任侍郎,后升任选部郎。曹操也非常欣赏梁鹄,准备任命他为洛阳令,梁鹄不受。当时正值东汉衰落,梁鹄奔赴荆州投靠刘表。建安二十三年(218年),荆州被破,梁鹄复归曹操,被奉为上宾。
梁鹄自幼喜好书法,但苦于寻觅不到可供学习的善本和老师。当时大书法家师宜官最善八分书,其书“大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诣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洒直,计钱足而灭之。每书辄削而焚其板,梁鹄乃益为板,而饮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板”。(见卫恒《四体书势》)
有一次,梁鹄又在酒后研究师宜官的字,时间过久,师宜官酒醒了,看见梁鹄正低着头,走近一看,才发现他已把自己的字练得分不清真假,忍不住称赞他:“你太认真了,以后一定可以超越我。”于是,师宜官将他收为弟子,还将自己的全部技法教给梁鹄。后来,继承老师书法的梁鹄,勤学苦练,终于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曹操是个诗人,也是个书法家,所以就有了许多搞文学搞书法的朋友,包括著名书法家钟繇、邯郸淳、韦诞等,而他最喜欢的是梁鹄。据说曹操把梁鹄书挂在帐中,或者钉在墙壁上,时时赏玩,认为他的字比他的老师师宜官还好。因此,曹操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
传说王羲之学书时,曾赴许昌访得梁鹄、钟繇墨迹。据传有的名碑为梁鹄所书。其中《隶释》称《鲁孔子庙碑》是曹植文,梁鹄书。康有为也认为此碑是鹄所书。宋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说:《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至于《魏公卿上尊号表》,唐贤多传为梁鹄书,今人或谓非鹄也,乃钟繇书耳,未知孰是也?也有将《受禅碑》说成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刻字,故又称三绝碑。
梁鹄《大魏天人》书作,“大魏受命肇造区夏,天人咸和运世隆化”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精美代表作。书迹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精熟和超迈,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和壮阔。远远超越了同时期的师宜官、钟繇、邯郸淳、韦诞等人,不愧为魏武钟爱鹄书,宫中的题署多出自鹄之手,牌匾非鹄莫属的传说。在笔法上干脆利落。其书横竖画,起止过接多用方折,偶以绞转;入笔方劲,中节遒缓,收锋雄峻。笔画双肩折角毅正方严,顿挫分明,舒张得势。在字体布局上,其笔画简者,笔道写得丰腴,有时参与篆书的萦折笔画,在体势上多取横势,增强文字的厚重之感。一字之内点画之间的穿插避让,笔道粗细,间架疏密,以及字形大小欹正,都处置得很妥当,既不松散杂乱,又不拘板淤塞。通篇表现了作者独出心裁的艺术构思和娴熟精湛的书法技巧。
因处战乱年代,梁鹄书迹所留甚少。传世佳作珍品有《孔羡碑》《修孔子庙碑》《孔子庙碑》《大魏天人》《受禅表》等。
梁鹄是汉末魏初隶体书法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重要的一家,传世的碑刻也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一朵奇葩。
相关新闻
- 2020-11-03【陇上人物】梁冀
- 2020-09-28【陇上人物】姜岐
- 2020-09-08【陇上人物】金日磾:因忠孝显名,七世而不衰
- 2020-07-02【陇上人物】杨广:懂兵书,有谋略,命为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