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 临夏砖雕 满满“烟火气” 走进百姓家
原标题:庆阳香包 临夏砖雕
满满“烟火气” 走进百姓家
香包胸针
在文旅融合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作为重要旅游资源获得关注,“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扶贫”等“非遗+”现象,使非遗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文化使命。“非遗”与文旅融合,不仅提升人们休闲生活的文化品位,让旅游更有诗意和获得感,同时通过旅游这一载体,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也让“非遗”带着满满的“烟火气”,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庆阳香包:向市场化国际化靠拢
众所周知,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庆阳位于甘肃东部,是早期农耕文化、“一带一路”的节点城市之一。庆阳香包有着独特的地域特点,在华池双塔寺出土的距今八百多年的“千岁香包”,其造型古朴典雅,图案丰富多彩,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香包。
庆阳香包富含东方哲学和智慧,每个香包都包含着女性内心的情感、双手的温度和对生活的感悟,2006年,庆阳香包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而,近年来因为有刺绣功底的妇女逐渐年老,年轻人又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庆阳香包面临着发展和传承困境。
“要让庆阳香包传承下去,不仅让年轻人学习制作香包,更要让她们有钱赚。”庆阳香包绣制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甘肃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负责人刘兰芳表示,这就要求香包制作必须有创新,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
刘兰芳从2002年开始就背着香包闯市场,参加国内各地的民博会、非遗展销会、文化博览等活动,足迹遍布上百个城市,她在北京、杭州、上海等地拜访过几十位民俗专家。在向专家虚心请教、接纳建议后,她对庆阳香包进行二次改良,色彩从原来的单一化,过渡到典雅、有艺术质感;用料也一改原来的绸缎,使用纯棉、织锦等,向国际化靠近;嗅觉感受力求清淡、回味悠长的中草药,以醒脑、开窍、净化空气、防潮防湿为主;外观则保持了独特的意念造型、寓意和文化元素符号。
刘兰芳还向记者讲述了她在国外推销香包的经历。2014年,她出访美国、加拿大,当时恰逢西方的万圣节,公园店铺摆放了很多南瓜灯,当时她就琢磨,万圣节南瓜不就是庆阳香包里的金瓜吗?金瓜香包能不能绣制这个图案呢?
回国后,她按自己的想法绣出香包,总觉得那个“鬼脸”太丑,有一天她听见邻居正在听秦腔,忽然间来了灵感:为何不将秦腔脸谱绣制到金瓜香包上呢?于是她就连夜做好样品,并拍下照片发给美国的朋友,很快得到回复:外国人很喜欢。仅这一单生意就让她创收8万美元。
绣有秦腔脸谱的金瓜香包在国外大受热捧,也让她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把中国的文化推介出去,就必须要和西方的文化去碰撞,去寻找切合点,进行文化融合。
2015年4月,刘兰芳应邀赴美国参加非遗巡展,她登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大学讲台,向美国当地市民、学生展示香包绣制技艺,讲述中医药的神奇,讲述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西部妇女创业致富故事,让她倍感自豪。
这一年,刘兰芳被认定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带领公司坚持走传统手工之路,以工匠精神,打造庆阳香包品牌,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工坊+互联网模式”,带动就业生产。自公司成立至今,带动农户8000多户,为200多名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年产值600多万元,产品有老人寿庆、小孩满月等系列600多个品种。
刘兰芳还收藏各类刺绣上万件,并自筹资金,在家乡流转土地,建成全国首家香包绣制民营博物馆,并打造集香包生产、休闲旅游、特色农业为一体,文化旅游和农业相融合的“义渠村”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
相关新闻
- 2020-06-08黄河水车巧匠力挽断代之困 古法传承冀工艺永流传
- 2020-06-08手工醋 家乡的味道
- 2020-06-04“闺中”简牍明年搬新家
- 2020-06-04水洛城:关山脚下的千年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