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甘肃文化】 寺洼遗址:黄河上游远古文明的密码 鎏金银盘中的丝路故事 非遗文化看甘肃(35)|何小刚:洮河沙里炼铜锅 600年炉火不灭的守艺人 扇子的起源 走,穿越到开元盛世的河西走廊看“丰”景

    展现陇原文化魅力 《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录制完成

    8月18日,记者获悉,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冶力关旅游景区完成拍摄。此次节目精心遴......详细

    第十三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召开

    8月18日,第十三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介绍了乞巧女儿节筹备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省、市、县(区)多家......详细

    乾隆年间兰州网红打卡地!清代诗人吴镇在此避暑,一首诗道破人生至境

    盛夏,烈日炎炎,热浪滚滚。若能有一方清凉所在,遮首展阴翳、拂面淌微风。那一定令人颇感惬意。 兰州城南的五泉山,林......详细

  • 甘肃彩陶中的文化密码 甘肃彩陶中的文化密码
  • 莫高窟 壁画里的千年时光
  • 古代敦煌悬泉置的人们如何避暑
  • 博物馆里的“怪兽”——獬豸
  • 多元包容的凉州文化
  • 哈达铺:镌刻在时光里的红色记忆
  • 【诗和远方】 关于荔枝的古诗词
  • 【溯源甘肃文化】伏羲祭祀与文化认同
  • 怀古溯源古风台
  • 传承弘扬伏羲文化
  • 伏羲文化 历久弥新

    刻刀藏岁月 葫芦蕴匠心 兰州刻葫芦匠人齐鸿芬的守正与创新之路

    刻刀藏岁月 葫芦蕴匠心 兰州刻葫芦匠人齐鸿芬的守正与创新之路...详细

    非遗文化看甘肃(35)|何小刚:洮河沙里炼铜锅 600年炉火不灭的守艺人

    在定西市岷县清水镇,有一门延续了600余年的古老技艺——翻砂铜铝铸造。 从明朝洪武年间的零星传承,到如今成为全村140......详细

    甘肃省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军——指间烟云 纸上春秋

    甘肃省传统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军—— 指间烟云 纸上春秋...详细

  • 【家乡的味道】 敦煌李广杏 丝路古郡的千年果香 【家乡的味道】 敦煌李广杏 丝路古郡的千年果香
  • 第十三届陇南乞巧女儿节新闻发布会召开
  • 【文化中国行】博物馆里的青春之声——“童声传文脉”甘肃省小讲解员大赛在兰州成功举行
  • 【文化中国行】黄河远上,文脉流长——全国著名作家走进临夏探寻千年文明与时代交响
  • 探秘哈萨克族传统技艺:古老智慧变文旅产品
  • 纪录片《马家窑·彩陶上的中国》—— 解读彩陶密码 探寻文明起源
  • 飞天雕漆:传承与创新的甘肃漆艺瑰宝 飞天雕漆:传承与创新的甘肃漆艺瑰宝
  • 展现陇原文化魅力 《非遗里的中国》(甘肃篇)录制完成
  • 【文化中国行】数字技术让石窟艺术“触手可及”
  • 【视界】用精彩影像描绘乡村美景
  • 敦煌剪纸让千年壁画焕新生
  • 通渭影子腔的农民“守”艺人
  • 【视界】 用影像追寻马家窑 【视界】 用影像追寻马家窑
  • 【溯源甘肃文化】 寺洼遗址:黄河上游远古文明的密码
  • 八步沙之约
  • 马鬃山的守护者
  • 鎏金银盘中的丝路故事
  • 乾隆年间兰州网红打卡地!清代诗人吴镇在此避暑,一首诗道破人生至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06002 | ICP备案:陇ICP备17001500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6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甘)字第079号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编号:甘B2__20120010

主办:甘肃中甘网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团:甘肃和谐律师事务所(0931-8580115)甘肃天旺律师事务所(0931-8864528)

Copyright · 2006 - 2017 中国甘肃网(GSC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简介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931-8960109 0931-8960103(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