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古风民俗

【文化中国行】辛店文化中的生活图景

2024-11-25 09:10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文化中国行】

  【溯源甘肃文化】

  辛店文化中的生活图景

临洮县寺洼山出土的彩陶

  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康彤

  陇原大地地貌复杂,沟壑纵横,区位条件优越,为古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多样的环境基础和区位条件,促使甘肃成为延续千年而不断的古老文明发源地之一。

  1924年,瑞典人安特生在临洮县境内相继发现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提出了“六期说”,即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沙井期,由此开启了甘肃探索古文明的艰苦历程。其中,辛店文化展现出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

  青铜护臂

  辛店文化的发现历程

  辛店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辛店镇而得名。自上世纪20年代安特生发现辛店遗存甲组、乙组已逾百年,百年来辛店文化的有关遗存不断被发现,相关研究也从未停止。1947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洮河、大夏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辛店文化遗存9处。1956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者在刘家峡水库附近黄河、大夏河流域、洮河流域相继发现古文化遗存176处,其中辛店文化79处,在东乡县唐汪遗址发现的“唐汪式”陶器,也被归在辛店文化之列。1958年—1960年间相继发掘了永靖张家咀、姬家川、瓦渣嘴、黑头嘴、莲花台等遗址,获得了一批重要资料,进而学界对辛店文化遗存的文化面貌有了新的认识,提出辛店文化张家咀类型和姬家川类型。1974年在甘肃临夏盐场遗址发现200余件陶器,经辨认确定大多数属于辛店文化遗存。1978年—1984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分别对临夏东乡崖头遗址、莲花台辛店文化墓地、临夏马路塬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大量辛店文化遗存,为辛店文化的分期与年代探究提供了实物材料,此后甘肃境内辛店文化的考古发掘工作告一段落。

  2000年以后,在喇家遗址发现部分辛店文化遗存外,甘肃境内并未开展相关工作。但对于辛店文化内涵的研究并未停止,考古学家严文明先生将辛店文化分为唐汪组、张家咀组、四时定组、辛店组四组。南玉泉先生依莲花台、核桃庄等遗址材料分为七期十段。许永杰先生分为六期。水涛先生分为三期七段。近年来任瑞波先生对辛店文化做了细致梳理,并提出了辛店文化四期六段的新观点,认为辛店文化的时间上限应该在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下限可能在公元前九世纪或稍晚。

  在甘肃以外的青海地区同样发现了比较丰富的辛店文化遗存。1978年—1980年在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村东发掘了辛店文化山家头墓地和小旱地墓地,据此提出辛店文化山家头类型。随后在青海地区发现了柳湾墓地、互助总寨、乐都大坟滩、孙家寨墓地和阿哈特拉墓地等辛店文化遗存。上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辛店文化应该同属陕西关中地区“刘家文化”晚期类型,但存在较大争议。

  唐汪式回纹大双耳彩陶罐

  辛店文化的典型遗址

  经过考古调查与发掘,可知辛店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渭水流域、西至青海大通河、东达陇西天水。甘肃境内经过发掘的主要有辛店遗址、姬家川与张家咀遗址、永靖莲花台遗址、东乡崖头遗址、临夏马路塬遗址。其中马路塬遗址的发掘资料尚未公布,姬家川遗址、张家咀遗址、莲花台遗址已经被水库淹没。

  1.辛店遗址

  辛店遗址位于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辛店镇辛店村和石郭家村洮河东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1.6万平方米,为一处商周时代文化遗址。1924年由安特生发现,经过调查、发掘可知辛店遗址可以分为骆驼崖居住区(面积约9600平方米)与石郭家村石家坪墓葬区(面积约10.7万平方米)两个区域。遗址内文化堆积丰富。1924年安特生在辛店遗址发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墓葬,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其中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表面饰双角纹。出土陶器以夹砂红褐陶或黄陶为主,其中发现掺合料,主要以碎陶末与石英砂粒等为主,较为粗糙,多为手制,表面磨光,器表饰双钩纹、S纹、太阳纹、三角纹以及其他动物纹饰。辛店遗址作为辛店文化的命名地,内涵丰富,是青铜时代西北地区特有文化遗存的代表。

  2.姬家川遗址

  姬家川遗址位于永靖南部、黄河西岸的台地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遗址所在地由于水土流失破坏严重,保存较差,面积约1万平方米。1960年发掘675平方米,发现了辛店文化叠压在齐家文化之上的叠压关系,在地层上证明了齐家文化早于辛店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此次发掘共清理房址、墓葬各1座、灰坑41个,出土了包括以凹底器为主的陶器和以石刀、石斧、石铲为主的石器及以骨铲、骨锥、骨匕在内的骨器等大量遗物,是辛店文化先民农业经济的生动体现。其中辛店文化半地穴“凸”字形的房址和特殊位置的屈肢葬属首次发现,对探究辛店文化的居住模式、聚落分布、房屋构建以及丧葬文化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张家咀遗址

  张家咀遗址位于大夏河流域汇入黄河口的三角地带,西北面临黄河、西南面临大夏河,地势南高北部较平坦,遗址边缘断崖可见文化层,整体保存较好,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1958年、1959年分两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995平方米,发现了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典型遗存。发现灰坑165个,未见其他类型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物质遗存,包括陶制品、石制、骨制农业工具100多种,为了解辛店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物质遗存。

  4.莲花台遗址

  莲花台遗址位于莲花村东南部的台地上,东临大夏河,西近蒋杨家,南有一条自南往北注入大夏河的旱水河。遗址所在的台地呈长方形,中间有一南北向沟壑,把遗址分割成东西两个台地,西边的台地俗名“瓦渣咀”;东边的台地俗名“黑头咀”,另外调查发现南边山坡上存在独立的墓葬区。莲花台遗址的范围较大,东北长540米,东西宽300米,于1956年普查时发现。1959年、1984年分三次对该遗址进行发掘。第一次发掘遗址西边的瓦渣咀,发掘面积为621平方米;第二次发掘遗址东边的黑头咀,发掘面积为268.5平方米,两次共发掘面积889.5平方米。为更好地了解莲花台遗址的整体面貌,再次对墓葬区进行发掘,共发掘墓葬18座。莲花台遗址是聚合了居址、墓葬的综合性聚落,是甘肃境内目前已知发掘面积最大,成果最丰富的遗址。

  5.东乡崖头遗址

  1977年9月,崖头生产队平田整地时,发现辛店文化墓葬四座。墓圹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南足北,随葬器物置于足侧,未见葬具。另外在崖面上发现辛店文化层,用红黏土草拌泥修整的半地穴式房屋地面,房址内堆积有木炭碎屑等生活痕迹。经对比研究,崖头墓葬出土陶器与张家咀遗址发现的出土陶器基本相同,与姬家川遗址出土的陶器相比有明显的区别。

  甘肃境内辛店文化的发掘工作为我们探究辛店文化的生业经济、社会风俗提供了很好的物质资料。

  红玛瑙珠串石

  辛店文化的生业经济

  1.农牧业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转向畜牧业的典型代表。经过大量考古发掘以及研究表明,辛店文化时期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或正处在农牧转化之际。

  据统计,张家咀遗址石制与骨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百多种,石刀、石斧与骨铲最具特色。石刀刀身呈椭圆形或长方形,在刃部的两旁带缺口。石斧为扁平长方形,斧身较宽,刃部作弧形。骨铲多用哺乳类动物的肩胛骨制成,在其一端往往还保留原来的关节部分。石杵、石臼、研磨器等加工粮食工具的发现,说明对粮食的加工有了更高要求,是农业进步的反映。近年来,通过对青海喇家遗址辛店文化植物遗存统计可知,农业仍然是辛店文化的重要经济来源,且农业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粟、黍是主要农作物,大、小麦占比较少。

  辛店文化遗址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狩猎、捕捞工具以及动物骨骼。黑头咀遗址发现的骨簇为三棱形,圆锥形铤,横剖面作三角形,磨制精致,长6.2厘米。骨匕由扁平的骨板加工而成,器身较窄长,长16厘米、刃宽3厘米。姬家川遗址发现网坠,由椭圆形天然的鹅卵石制作,中腰两侧各有一缺口,长6.1厘米、宽1.3—3.8厘米。骨箭镞、网坠等狩猎、捕鱼工具的发现,说明狩猎、捕捞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经鉴定,动物骨骼主要有羊、牛、猪、狗、马、鹿等,其中羊的数量最多,猪骨次之。大量羊骨骼的发现代表了畜牧业是辛店文化时期生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牛、马下颚骨作为原材料制成的铲、镞、针、锥、梳、匕、叉、管、笄、牌、圆骨器等十几种骨制器的发现,更是从侧面反映出辛店文化时期存在高度发达的饲养业。

  姬家川类型双勾太阳纹彩陶罐

  2.手工业

  辛店文化的手工业主要可以分为制陶业、冶金业。

  制陶业:辛店文化的陶器主要有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其中夹砂陶占绝大多数,陶质较粗糙。夹砂陶制作技术较为特殊,在制作中加入不同材质的羼和料,羼和料主要以石英砂粒、蚌壳碎末、云母片和碎陶末为主,羼和料一般在0.2厘米—0.4厘米之间,粗细不一。制法主要是采用泥条盘筑法,泥条接合的痕迹在器内可见,较小的陶器直接用手捏制而成,部分器物内壁陶器接合处残留清楚的指压痕迹。此外,器耳与底部均是分开制作,再黏合在器身之上。陶器表面有明显的修饰痕迹,一般有两种,在陶坯制成后,用细泥将表面抹平;另一种是当陶坯制成后,用陶坯打磨器表或口沿。另外发现个别陶器表面涂一层白色或紫红色的陶衣。

  彩陶数量占一定比例,制作手法不同于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彩绘基本在泥质陶上,而辛店文化彩绘基本在夹砂陶上,并且彩绘手法也存在差异。辛店文化的彩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抹平或磨光的陶面上直接绘彩;另一种是先涂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宽彩带,然后用黑彩描绘各种花纹。彩绘大部分为黑彩,部分为红彩或紫红彩,题材以几何纹饰、动物纹饰、回字纹、宽带纹为主,表达不同的含义。

  冶金业:辛店文化遗址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早期青铜制品。其中在莲花台遗址瓦渣咀发现青铜刀2件、锥2件、扣3件。其中一件青铜刀刀身扁薄,凹背弧刃,长残4.5厘米、宽1.5厘米;青铜锥锥身挺直,横剖面呈方形,其中一件残长5.2厘米;青铜扣球面或凸面,扣内有脊,脊的横剖面作圆形或方形,直径一般在1.4厘米—1.6厘米之间。在黑头咀发现1件铜刀和1件铜匕,其中铜刀保存完整,刀身向刃部弯曲,刀尖往上翘,柄部有一凸棱,长15厘米、宽2.7厘米。张家咀遗址发现1件青铜器残片,系为铜容器口腹部残片,侈口,弧壁,口沿厚0.4厘米。青铜矛一件,矛身略呈三角形,前锋已残,銎作长方形,残长3厘米、銎长1.8厘米、宽0.7厘米。发现铜渣2块,经鉴定确认铜渣为冶炼青铜炉内壁残块,附在冶炼炉内的铜渣长6.5厘米、宽3.5厘米、厚1.1厘米。经过岩相、光谱分析,铜渣是含有铜、锡、铅的青铜金属合金,反映出辛店文化不仅存在青铜器,并且已经掌握了冶金技术。

  青铜制造业作为高度发达的综合性产业,不仅生产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门从事或者掌握专门技术的人从事生产,并且需要各个部门的协作。青铜制品、青铜残渣的发现有力证明了在辛店文化时期已经存在成熟的手工业以及高度适配的集约化生产体系和成熟的社会调度制度。

  刘家峡水库附近的黄河、洮河流域,是辛店文化等古文化遗存的发现地。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辛店文化的社会风俗

  1.丧葬习俗

  辛店文化莲花台遗址发掘的18座墓葬,形制主要有竖穴土坑墓、不规则土坑墓、洞室墓三类。随葬器物有陶、石、骨器及装饰品等,各墓随葬品数量多寡各异,数量一般在二三件左右,但摆放位置各有不同。M8为竖穴土坑墓洞室墓,墓扩为长190厘米、宽70厘米、深30-80厘米的竖穴,坑底头高脚低成斜坡状,头端北侧有长60厘米、宽58厘米的洞室,室内放置随葬陶器。墓坑内有成年男性骨架一具,保存完好,但较为特殊的是在死者胸前放置随葬品,展现了不一样的随葬形式。M10二次合葬墓,墓长140厘米、宽60厘米、深56厘米,随葬双大耳罐1件,腹耳壶2件,摆放鹅卵石5块,墓坑内部发现一具女性骨架,摆放凌乱,骨盆与胫骨缺失,墓坑东北部发现小孩头骨,但不见其他骨骼,推测是母子合葬。

  墓葬形制、随葬品作为丧葬文化的物化表现,具备展示社会风俗文化的目的。辛店文化多样的墓葬形制说明,此时存在多样的葬俗文化,随葬品数量差距较小,则展现了社会贫富差距较小。单独的墓葬区反映了居住区与墓葬区的分离意识和辛店先民的丧葬观念。洞室墓M7、M9地表坟丘和墓上标志与临潭磨沟遗址齐家文化类似,可能继承于齐家文化,为辛店文化作为“齐家众子”之一提供了重要证据,也同样展现出文化之间的传承与发展。

  2.信仰与图腾

  辛店文化的彩陶纹饰以动物、自然纹饰居多,主要有猪、鹿、犬、羊、蜥蜴以及太阳、禾苗、狩猎场景等,尤以羊纹饰最为典型。羊纹饰又称“双钩纹”,是区分辛店文化彩陶纹饰的典型代表,所以辛店文化也被称为“以羊为图腾的部族”,据此也往往将辛店文化与古羌族联系在一起。人类学家一般认为某一个部族将非常熟悉或者赖以生存的物种作为图腾寄托美好愿望,以达到表达未知,宣泄意识的目的。辛店先民将羊、狩猎场景等众多保证自己生存的物种和捕猎场景作为一种精神寄托绘制在日常使用器之上,代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

  经过百年来的探索,对于辛店文化的文化属性、社会风俗有了初步窥探。辛店文化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青铜文化,拥有成熟的生产、生活体系和独特的社会风俗。辛店文化考古发现再现了商周时期西北边缘地区古人农业耕种、制陶冶金、畜牧狩猎的生活场景,为我们描绘出一幅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创造生存的生活图景。

  (作者单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