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哈锐故居 一抹闹市中的斑驳古意
天水哈锐故居 一抹闹市中的斑驳古意
哈锐故居。
天水澄源巷。
天水麻辣烫此波磅礴的流量之上,当红“打卡点”海英麻辣烫店老板娘哈海英成了“名人”。
从哈海英口中得知,她是天水市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哈锐的后人,怪不得深谙生意之道。哈锐故居就坐落在文化古巷澄源巷里,是天水代表性的明清古民居,我们就去那儿,在繁华闹市中寻找一抹斑斓的古意。
1 北关澄源巷
位于天水市北关的澄源巷是天水极重要的一处古街区,其在天水的文化地位相当于西安的回坊,巷内商铺鳞次栉比,行人如织。那些墙角的一草一木,那些旧门前的苔痕,无一不在诉说着这条古巷的过往、现状和未来。
哈锐的祖上从康熙年间就迁居于此地。
在天水诗人王若冰笔下,澄源巷如此细腻多情:
一个骤雨初歇的黄昏,当我孤身一人从空荡荡的澄源巷走出来时,巷口之外正是万家灯火,世纪末骚动、恍惚的夜晚正在几步之外的巷口向四周漫去。然而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条古巷深处的人们,却仍旧围坐在先人留下的桃木方桌旁边,静静地享受着古巷赐予他们的平和与宁静、却又温情袭人的日子。
澄源巷位于天水市中心广场西北角,南北走向,南接大同路,那里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山陕会馆,北去原来的北关,接现在的成纪大道。
巷口有水果摊,制作油切、面豆、油香、酥饼、蜜豆各色饼食的烤饼店,用硕大的砸窝子(石臼)捣制辣椒面的调味店,售卖铝壶、食盒、竹筛、铁水瓢的五金店,一下子让人就进入亲切的最接地气的市井生活。
澄源巷静静地卧在车流不息的主街道一侧,像搭在岁月年轮上的一截麻绳,有点粗糙,却直抵人心。
2 哈锐生平
这些五光十色的商铺之外,便是一座座相对独立的老民居了。
进澄源巷二三十米后,在路边可以看到“哈锐故居”的标志牌,按其所示,哈锐故居应包括现在澄源巷13、17、42号三个院落。
凡是能言说某某故居的,房主多半为名人,必是经过多方考证,能证实在历史上为文人墨客、政治家等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种名人故居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历经时光淘洗,依然记录并留下了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了解一下哈锐的生平:
哈锐(1862年—1932年),字蜕庵,回族,甘肃天水人,祖籍福建。他出自中医世家,19岁入陇南书院,21岁乡试中举。31岁光绪壬辰科(1892年)会试,初战告捷成为进士,又考入翰林院庶吉士,获得了科举场中很高的荣誉。
1895年哈锐考试散馆签分刑部四川司主事,不久,因母殁返里,守孝三年。当回京供职时正值“戊戌变法”与“庚子之变”。
“戊戌变法”失败后,哈锐的恩师翁同龢作为光绪帝的师傅、智囊,被慈禧开缺回籍,哈锐由此也受到牵连,在1898年10月不得不返回故乡。
后来在宦海生涯中哈锐又有所作为,1906年起先后出任四川璧山、宜宾、乐山等县知县。民国初哈锐回到了天水兴办实业、教育以及地方公益事业,望重乡里。人们称他为“哈翰林公”。
3 民居故事
哈锐携手同乡,利用天水小陇山林区木材资源,开办火柴厂。生产的火柴产品销路日旺,行销陕西、青海等地,在西北市场占有很大份额。随着业务的发展,哈锐和同事还创办铁厂、锅厂,组织运输车队,发展运输和商贸。通过建立企业体系和发展多种经营,积极巩固公司经济地位。
哈锐在组织办厂的同时,还推动地区教育发展。他在火柴厂附近创办“炳新小学”,免费招收街道居民儿童入学。“翰林办学”至今在天水传为佳话。此外,他还主持编写地方志书,延续地域历史文化。
哈锐给当时绅耆名流贾宇清的宅第写过一首诗:“安排月榭与风廊,无限尘劳此取偿。却怪投闲闲不得,一春花事费平章。”
集文人与实业家于一身的哈锐对居留之所的营造品位绝对不会低,此行能找见同样的月榭与风廊吗?
可以看到哈锐故居是典型的天水古民居,其建筑群庭院深深,树木花草繁茂,颇有江南美景移入陇上人家之感,也有着浓郁的西部人情风土和雅风遗韵,透视出一种恬静休闲与安逸雅致的民风情趣。
故居的前院三道门,头门坐西向东,影壁北进为二门楼,向西为内门,垂花门雕饰精细,保存完好。
进入院内,南房侧厅三间,北面过厅五间,东、西厢房各三间,悬山顶式,梁架结构和檐斗拱具有明代建筑特点,雕花脊饰,精美逼真。中院北三间悬山顶式出檐附阶二层楼,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西房三间为两层木楼,南、北厢房各三间。东向开一后门,后院建筑为晚清风格。
故居中用砖、木雕刻的植物花草、各种器物图案,内容十分丰富 ,主要有暗八仙、文房四宝、太极八卦等,显示吉祥如意和趋利避害的文化构想。特别是正房的窗花图案令人寻味无穷。窗花图案称“冰梅图”,寓意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寒梅傲雪,表现了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也是主人治家思想的体现。
文/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图/王景华
- 2024-03-27闻香识陇右
- 2024-03-25古韵新风看秦州
- 2024-03-25写出“甘味”的精气神 ——读“品鉴甘味”文集有感
- 2024-03-21《陇上非遗内官营镇“清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