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用了两千多年的中药方
敦煌玉门关出土的汉简中,宜秋燧遗址出土的一枚汉简引人注目。这枚汉简上书一个治伤寒的中药方,用隶书书写,竖排一行,共40字,文字清晰可辨,直白易懂。原简现存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
【原简】:治久欬逆匈痹痿痹止泄心腹久积 伤寒方 人参茈宛菖蒲细辛薑桂蜀椒各一分 乌喙十分 皆合和以
简文内容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17个字,写6种寒症。久欬,欬同咳,长期咳嗽。逆,《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逆者,手足寒也。”胸痹,《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肺痹者,烦满喘而呕。”痿痹,《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故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躄也。”“泄”通“泻”。心腹久积,指腑脏不和,气血留滞而成积聚,气不宣通,心腹胀满。简文中的这些病症术语至今仍在应用。
第二层:伤寒方后19个字,列出人参、茈宛、菖蒲、细辛、薑、桂、蜀椒、乌喙8味中药。
人参,原产中国东北和朝鲜等地,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脾等功效。茈宛,王国维先生在《流沙坠简·小学术数方技》一节中考证:茈宛即紫菀,用于润肺化痰止咳等。菖蒲,用于温胃、消炎止痛。细辛,原产山东、安徽、浙江等地,用于祛风、散寒、风冷头痛、咳嗽、手足寒凉、风湿痹痛等。“薑”同“姜”,用于解表散寒、温中止呕、祛痰止咳。桂,即桂皮又称肉桂,用于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化痰止咳等。蜀椒,又名巴椒、汉椒、川椒,产自武都山谷及巴郡,成熟后呈红色,气味辛、性温,对症元气伤损、腹内虚冷、散寒祛湿等。乌喙,又名草乌头,用于祛风除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心腹疼痛等症。
同时还用了中药剂量单位“分”。王国维先生在《流沙坠简·小学术数方技》中考证了医药简中的“分”。
“古医方传世最古老者为《伤寒》《金匮》诸方,凡言药剂,皆以两计其分,两同者皆曰等分其散药则曰方寸匕(比)。今简中诸方,皆言几分,其义与等分之分同,非谓两以下之几钱几分,盖汉以前两以下但云铢,不言钱与分也。”可知汉简药方上的“分”相当于“等份”。
第三层只有“皆合和以”4个字,是该副药的炮制方法和注意事项,相当于放在一起用水煮。
中医把一切外感病总称为伤寒,是人体感受风寒邪气而发生的病症,以夏秋季发病最多,至今仍按乙类传染病进行防治管理。玉门关地处戈壁沙碛深处,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少,昼夜温差大。春秋短暂多风,夏季酷暑炎热,冬季漫长寒冷。两千多年前,伤寒在玉门关是一种多发常见性疾病。
该简虽然只有40字,但简要完整地记载了病症、药方组成和炮制方法。这枚医药简还透露出五层信息:一是两千多年前,玉门关塞上军医对戍守官兵伤寒类的病症、病理就有了系统科学的认识和总结。二是准确把握应用中药的药性、剂量、功效和作用。三是精准、恰当的炮制方法。四是人参、紫菀、细辛、薑、桂、蜀椒、乌喙等东北、中原地区产的中药,通过官府驿道运至塞上并熟练应用。五是考察玉门关和沿线烽燧出土汉简。记载最早时间是汉武帝天汉三年十月,即公元前98年。记载最晚的时间是汉桓帝永和二年五月戊申朔廿九日丙子,即公元137年6月7日—7月5日。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书时间在东汉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210年间。据此推测,这枚汉简记载的药方比《伤寒杂病论》要早约70年—300年。
两千多年来,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发生了无数次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自身的生理结构。至今,这副中药仍在使用。玉门关简牍是文化自信样本,简牍中的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连续性、统一性特质的最好见证。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文化积累。诞生于原始社会,植根于中国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汲取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医德伦理,阴阳平衡、辩证论治的思维方式,与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观念同源同根,一脉相承。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发扬、发掘完善,至今,继续守护着中国人的生命健康,仍然是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屏障。(孙宏)
- 2023-12-24巍巍子午岭 悠悠秦直道
- 2023-12-22【非遗撷英】 秦安麦秆编——田野绽放艺术之花
- 2023-12-21陇右书法家胡缵宗的榜书意蕴
- 2023-12-21伏羲庙楹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