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笔下的玉门关诗情
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气势恢宏,苍凉悲壮,使玉门关闻名遐迩,情飞古今。其实,这不是最早咏玉门关的诗篇,更早的当推北魏温子升的《凉州乐歌》:“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
前首通过黄河、白云、孤城、高山、羌笛、杨柳、玉门关等一系列对象的铺垫抒情,展现了玉门关一带的壮阔景象和冷酷环境。尤其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明写春风难以吹到玉门关,暗喻朝廷对戍边将士的冷漠,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认识玉门关的引子。
后首则以凉州乐歌的优美旋律,烘托出南北朝时期的凉州仍不失为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地区。这时,玉门关作为边关的代名词,并不使人感到荒凉冷漠。这两首诗一冷一热,在风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玉门关与阳关同时设置,它们在丝绸之路上共同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玉门关的出名与阳关一样,离不开历代诗人的包装和宣传,尤其是汉唐诗人。
汉代玉门关建关后,诗歌便伴关而起。继温子升后,庾信、鲍照也有写玉门关的诗篇。如鲍照的《寄王琳》:“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由玉关、金陵两地远近对应,流露出身在北地对故国深长的思念。鲍照在其《建除诗》中,也有对玉门关的吟咏,如“危乱恶平荡,万里置关梁。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诗中描写了大军出征西北边塞凯旋入玉门关后,百姓壶浆相迎的热烈场面。这些诗作不仅特色鲜明,以诗记史,而且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也是玉门关的荣幸。
到了唐代,对玉门关的吟咏便薪火相传,得到了新的升华。
唐代最早写玉门关的诗,当推来济的《出玉关》:“敛辔遵龙汉,衔凄渡玉关。今日流沙外,垂涕念生还。”诗中化用了东汉班超奏疏中“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意,表现了戍守望归的悲凉心情。
随后,玉门关便成为唐代边塞诗的重要抒情对象,而且诗情如火,愈燃愈烈。如李颀的《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借汉武帝“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的历史事件,对唐玄宗穷兵黩武、不恤士卒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
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表现了将士们不畏边地征战之苦,誓死杀敌报国的英雄气概。
李昂的《从军行》:“汉家未得燕支山,征戍年年沙朔间。塞下长驱汗血马,云中恒闭玉门关”,借汉武帝命李广利伐大宛贰师国取汗血马事,抨击唐玄宗穷兵黩武政策。
在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的笔下,玉门关更是苍凉壮美,充满感伤。
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描绘了玉门关雪后明月当空的壮丽夜景图,借哀婉的《梅花落》曲调,给人以无限的惆怅悲壮之感。
岑参的《玉门关寄长安李主簿》:“东去长安万里馀,故人何惜一行书。玉关西望堪断肠,况复明朝是岁除”,巧妙地借除夕将近这一时令,抒发了思家怀乡的悲苦之情。
在唐代诗人中,李白写玉门关的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广。其中有五首:《关山月》《子夜吴歌》《塞下曲》《从军行》《王昭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是《关山月》开头四句,大气磅礴,一改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境,描绘出一幅雄伟壮阔的万里边塞风景图,读来荡气回肠。
玉门关的气势大,李白的诗气势更大,使玉门关超脱升华,成为一种永恒高大的形象,在人们心中高高耸立,悠悠古今。“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首《子夜吴歌》,以长安明月和遥远的玉门关连接画面,四起的捣衣声和万里秋风传递感情,表现了捣衣妇女思念戍边丈夫的悲凄之情。后两句又以夫君的口吻,说明平定胡虏之日,就是他结束戍边之苦回家团聚之日,既有思家的愁绪又有报国的情怀。其他几首中的“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等诗句,都寄托了诗人深深的玉关情,弥足珍贵。
汉唐诗人对玉门关的吟唱,不仅题材广泛,而且内容丰富,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并不断移花接木,各显风采。后世将“春风不度玉门关”反其意而用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清代杨昌浚的《左公柳》:“大将筹边未肯还,湖湘弟子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描写了左宗棠当年收复新疆时,在千里河西沿途栽种“道柳”的情景,歌颂了左大人开发西北、播荫子孙的功绩。全诗意境新美,感情热烈,“引得春风度玉关”一改前人的悲凉情调,使人感到春风荡漾,杨柳翩舞,心情格外舒畅。
玉门关乘着诗歌的翅膀已情飞千年,或许,还要飞渡千年万年……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荆雯
- 2023-11-27【古韵甘肃】武威城里的悠悠古槐
- 2023-11-27【古韵甘肃】泾川的古树名木
- 2023-11-24金城外城为何有多个拐角?
- 2023-11-24古籍中记载的伏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