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陇史钩沉

【溯源甘肃】何为“五凉”

23-02-02 10:35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杨梦园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十六国文物潘岳书札残页

  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前凉文物青白玉卧羊

  天梯山石窟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本报特约撰稿人 黎树科

  西晋末年,先后发生了“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中原内乱外祸迭至,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乘机崛起,起兵反晋,西晋灭亡。此后,中国北方各民族上层分子和汉族人士乘机纷纷立国,陆续出现了十六个区域性政权,史称十六国。

  这一时期,在河西走廊及青海、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即:汉族张氏建立的前凉(301年-376年,公元纪年,下同),氐族吕氏建立的后凉(386年-401年),鲜卑族秃发氏建立的南凉(397年-414年),汉族李氏建立的西凉(400年-421年),匈奴族卢水胡沮渠氏建立的北凉(397年-439年),史称“五凉”。

  前凉:文治武功

  永宁元年(301年),“才堪御远”的西晋散骑常侍、安定乌氏(今平凉泾川)人张轨以“晋室多难,阴图保据河西,追窦融故事”,出任护羌校尉、凉州刺史,拉开了五凉政权经营河西的序幕。

  张轨到凉州后,果断出兵平息鲜卑反叛,“遂威著西州,化行河右”。随后,他着意恢复河西社会秩序,“拔贤才”,依靠河西著姓,以“宋配、阴充、汜瑗、阴澹为股肱谋主”;尊崇儒学,振兴文教。河西也因此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安定的地区。“天下方乱,避难之国,唯凉土尔”,“中州避难者日月相继”,张轨“上表请合秦雍流移人于姑臧(今武威)西北置武兴郡”“又分西平界置晋兴郡”进行妥善安置。“避难者”不仅带来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推进了河西地区开发,而且江琼、程骏、杜骥等中原学者及家族子弟均得以倾身接纳,量才擢用,为中原文化的传承、河西文化的繁荣作出了贡献。因此,也有了“永嘉之乱,中州之人避地河西,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的赞誉。

  314年,张轨卒,世子张寔继位。320年,张寔被部下阎沙所杀,弟张茂继位。324年,张茂死,张骏继任。“为贻厥之资, 万世之业”, 在张轨曾“大城姑臧”、张茂“复大城姑臧”的基础上修筑新宫城, 将姑臧建成“拟于王者”的都城,成为河西政治中心,其“宫北市南”的都城营建格局深刻影响了以后北魏洛阳、隋唐长安城的布局。

  张骏轻刑纳谏,“亲耕籍田”,推行“治石田”,置农战并举、边佃边守的“五屯护军”,实行轻徭薄赋、赈灾救贫,设“市长”专司贸易,前凉出现了“境内渐平”“刑轻国富” “民富兵强”的局面。他也因“历操改节,勤修庶政,总御文武,咸得其用,远近嘉诵”被称为“积贤君”。其子重华即位后,“轻赋敛,除关税,省园囿,以恤贫穷”,发展社会生产;擢用贤良,“兼资文武,明识兵略”的新秀谢艾被“委以专征”。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期,前凉达到鼎盛时期。

  张重华后期“自以连破勍敌,颇怠政事”,注情于棋弈,缱绻于小臣,失去了“将相远大之谋”,以至“亲臣不言,朝吏杜口”,前凉从此政治混乱,内讧迭相发生。重华之子耀灵嗣位不久,其伯父张祚(张骏庶长子)害主篡位,“僭称帝位”,改元和平,正式抛离拥晋旗号,成为前凉唯一行帝王之礼和改元建号的统治者。张祚“淫暴不道”和倒行逆施,招致前凉朝臣不满,在其称帝后第二年便被杀,耀灵弟玄靓即位,玄靓被叔父张天锡所废,前凉统治内部相继发生内讧,致使败亡之势不可逆转。376年,前秦苻坚发兵前凉,张天锡兵败出降,前凉灭亡。张天锡被苻坚带至长安,赐号归义侯,淝水之战后到建康病死于此。

  前凉“自轨为凉州,至天锡,凡九世,七十六年矣。”其境域强盛时“南逾河煌,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

  后凉:外战内讧

  为强化对西域控摄,苻坚“以伐西域之不服者”,决定派大将吕光率军西征西域。

  吕光,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为前秦太尉吕婆楼之子。经王猛推荐入仕,屡次为前秦靖难并建奇功,显名于朝,深得苻坚信任。苻坚平定山东后,授吕光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以讨西域”。吕光征西域,迎请高僧鸠摩罗什也是其目的之一。383年,吕光率兵从长安出发,经河西,到高昌,挺进流沙,降服焉耆,击败龟兹及狯胡、温宿、尉头等西域诸国联兵。385年,吕光放弃羁留西域念头,携鸠摩罗什,载“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千有余品,骏马万余匹”返旆东归。东归途中,得知淝水之战“苻坚丧败”,采纳大将杜进“宜在速进”建议,击溃“拒光于酒泉”的前秦凉州刺史梁熙派兵阻截,使酒泉一带“四山胡夷皆来款附”。武威太守、氐人彭济倒戈“执(梁)熙以降”。385年九月,吕光进入姑臧,杀梁熙。当吕光听说苻坚被姚苌所害,便“进位元台”,自称使持节、侍中、中外大都督、督陇右河西诸军事、大将军、邻护匈奴中郎将、凉州牧、酒泉公,奉苻丕太安年号。389年二月,吕光在姑臧“僭即三河王位于南郊,置官司”,改元麟嘉;396年,三河王吕光即天王位,国号大凉,改元龙飞,史称后凉。

  吕光在位期间,统治很不稳定,内乱外战不断,生产严重破坏,文化衰敝,政权渐趋崩溃。397年,西征西秦兵败后,河西鲜卑秃发乌孤在湟水、沮渠蒙逊在临松、段业在建康(高台骆驼城)起兵反凉,后凉政权危机四伏。

  399年,吕光死后,吕氏诸子争位,骨肉相残,内讧不断。与此同时,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称凉州牧、张掖公,秃发利鹿孤自称河西王,东西呼应攻击北凉,而后凉却“兄弟相攻,政纲不立,竞为威虐,百姓饥馑,死者过半。”403年,后秦派兵攻取北凉,吕隆降秦,后凉亡国。

  后凉自吕光385年入姑臧称凉州刺史,至403年吕降降前秦,历四主,存18年。其境域在吕光初据姑臧时,“前凉旧壤,宛然如昨也。”到灭亡时,仅存姑臧、苍松(今甘肃古浪县西)、番禾(今甘肃永昌县西)等地。

  南凉:穷兵黩武

  南凉,是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乌孤不满北凉残暴统治起兵反抗,起先在湟水流域建立的政权。

  秃发部为活动于河西地区鲜卑的一支。吕光即天王位后,乌孤因吕光“诸子贪淫,三甥肆暴,郡县土崩,下无生赖”,拒受其“不义之爵”,决定脱离北凉控制。397年,乌孤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后治兵广武、攻克金城(今兰州西);乘段业与沮渠蒙逊在张掖起兵反抗北凉、北凉姑臧郭黁之变,攻克西平(今西宁)、乐都(今青海乐都)、湟河(今青海化隆)、浇河(今青海贵德),令“岭南羌胡数万落皆附之”。后改称武威王,徙治乐都,仿汉制,设台省,置郡县,分官授职,杨轨、金石生、阴训、史暠、梁昶、金树等名重当时的四夷豪族、河西名望、中州才令、秦雍世门“皆居显位,外宰郡县,官方授才,咸得其所”,南凉政权正式建立,确定了结好西秦、北凉,打击后凉,“坐定姑臧”国策,但还未实施乌孤因酒醉坠马而死,其弟利鹿孤继位。

  利鹿孤即武威王后,改元建和,迁都西平。他采用善变的策略,使南凉小国游刃于诸国之间,并得以发展。402年,利鹿孤病死,传位其弟秃发傉檀。

  秃发傉檀袭位后,改元弘昌,称凉王,迁都乐都,并“大城乐都”。适时,河西已形成南凉与后凉、西凉、北凉并立局面,且后秦兵伐北凉,西秦从东面威胁南凉,南凉与北凉围绕角逐姑臧屡屡出兵相击。为实现“坐定姑臧”目标,秃发傉檀积极投入争夺河西的战争。即位后,秃发傉檀接受后秦封号;后凉亡国后,即去年号,罢尚书丞郎官,大举进攻北凉,并向后秦“献马三千,羊三万只”以示忠心,“秦王兴以为忠,以傉檀为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姑臧”。得姑臧后不久便迁都姑臧。410年,在穷泉(今张掖东)被北凉击败,5万骑兵丧失殆尽,傉檀单骑逃回姑臧。傉檀“畏蒙逊之逼,且惧岭南为奇镇所据,乃迁于乐都,留大司农成公绪守姑臧”。411年,沮渠蒙逊攻入姑臧。414年,西秦乘秃发傉檀西征西海以西乙弗部,大举进攻南凉并攻破乐都,秃发傉檀被迫投降西秦,南凉灭亡。对此,史家评论说:“傉檀自据姑臧之后,与四邻交兵,所遇辄败,不惟失姑臧,亦不能保乐都矣。”

  南凉自397年秃发乌孤称西平王,至414年秃发傉檀降于西秦,历三主,存18年。其境域强盛时,包括今天兰州以西,永昌以东,腾格里沙漠以南,青海以南同仁一带,东南到今青海循化,西南到青海湖东北。

  西凉:励精图治

  400年,北凉敦煌太守、汉族人李暠割据敦煌,自称凉公,建立西凉。

  李暠,字玄盛,陇西狄道人,祖上累世为官,“世为西州右姓”且“著功秦陇,殊宠之隆”,使其在河陇享有很高声望。

  397年,后凉建康太守段业在沮渠蒙逊等人推举下,起兵反吕,自称凉州牧,是为北凉。李暠响应段业,被拜为效谷(今敦煌西)令,因“温毅有惠政”,被敦煌护军郭谦、沙州治中索仙等推为敦煌太守,在张邈、宋繇等敦煌大族的支持下逐杀索嗣。段业遣使“分敦煌之凉兴、乌泽、晋昌之宜禾三县为凉兴郡,进玄盛持节、都督凉兴以西诸军事、镇西将军,领护西夷校尉。”400年,北凉晋昌(今瓜州境内)太守唐瑶反叛,传檄张掖以西六郡,“推玄盛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乃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设官分职,建立西凉,都敦煌。

  立国后,面对地广人稀,时遭强邻北凉侵扰,李暠依靠敦煌大族和河陇著姓“招怀东夏”,以“纬世之量”,东取凉兴,西下玉门以西诸城,居有高昌;北凉“酒泉、凉宁郡叛降李玄盛”,东扩至张掖弱水。405年,李暠迁都酒泉。而“蒙逊每年侵寇不止”,李暠率兵略地建康,出兵安弥(今酒泉东)大败北凉;北凉击败南凉后蒙逊出兵西凉,败李暠子李歆于马庙,擒其将朱元虎。李暠以银二千斤、金二千两赎元虎,并与蒙逊结好。后蒙逊背盟攻西凉被李歆所败,俘获其将沮渠百年。遣使东晋,奉朔称臣,表明其“依窦融故事”“冀杖宠灵,全制一方”的志向。通好南凉“遣使好聘,赠以方物”,结好西北鄯善、柔然等族以稳固后方。李暠权衡利弊,“深慎兵战,保境宁民,俟时而动”,为西凉政权赢得了稳定的社会局面。

  李暠对文化的重视,使西凉成为十六国时期文化极为突出的政权,它不仅保留了中原传统儒家文化,而且造就了刘昞等一批著名学者。这些学者在北魏进入中原后,为中原文化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暠还重视农业生产,开垦土地,兴修水利,鼓励稼穑。迁都酒泉后,“敦劝稼穑”,招徕安置中原流民。大量中原人,户的涌入及其带来的先进技术,使西凉境内出现了“年谷频登,百姓乐业”的喜人局面。在他的励精图治下,西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

  李暠曾作《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以示自己统一河西却壮志难酬的复杂心情。417年李暠病逝,其子李歆继位,改元嘉兴。李歆继位后,骄傲轻敌,刚愎自用,不听母亲尹夫人和宋繇劝告,东伐沮渠蒙逊时,中其圈套全军覆没,战死在蓼泉(今临泽境内)。酒泉随之失守,母尹夫人被俘,被囚于姑臧窦融台(今武威皇娘娘台)。李歆死后,其弟敦煌太守李恂被州人推为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421年,北凉大军围敦煌,筑堤壅水灌城,李恂战败自杀,西凉灭亡。

  西凉自400年李暠建元庚子,至421年李恂被杀,历二主,存22年。其境域北起西海郡(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南达祁连山,东自酒泉郡,西抵高昌郡,即今天的甘肃酒泉、玉门、瓜州、敦煌及新疆东部地区。

  北凉:尊儒崇佛

  397年,因伐西秦失利,吕光听信谗言,委罪并诛杀卢水胡人沮渠蒙逊伯父罗仇、麹粥。沮渠蒙逊聚集卢水胡诸部,会同其兄后凉将军沮渠男成起兵反抗,推立后凉建康太守段业为凉州牧、建康公,改元神玺,建立北凉政权。

  沮渠蒙逊世居卢水(今张掖境内黑河)为酋豪,因其祖上曾任匈奴左沮渠一职,便以沮渠为氏。段业徙治张掖并称凉王后,自请为西安(今张掖东南)太守,后借“信谗多忌”的段业杀“愚忠”的沮渠罗成,激起卢水胡部族公愤举兵攻克张掖,杀段业。401年六月,蒙逊被推为“使持节、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赦其境内,改元永安”,取得北凉政权。

  沮渠蒙逊立国时,河西境内已形成四凉并立局面,形势对北凉极为不利。为此,沮渠蒙逊实施了“远交近攻”的灵活策略。412年,沮渠蒙逊迁都姑臧,僭即河西王位,改元玄始,“置官僚,如吕光为三河王故事。缮宫殿,起城门诸观”。南凉在北凉与西秦的沉重打击之下,后被西秦所灭。此后,北凉与西秦为争夺南凉故土双方互战,后通和并在湟中罢兵。420年,沮渠蒙逊声东击西,引诱西凉主力出击,刚愎自用的西凉主李歆贸然出击,在蓼泉(今临泽)击杀李歆并占领酒泉、攻入敦煌,西凉灭亡,西域三十六国皆遣使朝贡。427年,北凉从西秦手中夺得西平、乐都二郡,完成了包括湟水流域在内的整个河西地区的统一,进入了鼎盛时期。

  推尊儒学,重用儒家士人是北凉政治的显著特点。沮渠蒙逊“博涉群史,颇晓天文”,是汉化程度颇深的少数民族首领。北魏灭北凉后,这些儒士学者被徙之平城,为此后中原文化的复兴和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史载“魏之儒风,及平凉之后始振”。

  沮渠蒙逊“亦好佛法”,“蒙逊素奉大法,志在弘通”。其“盛事佛道,穷海陆之财,弗吝金碧,弹生民之力”。在这样一种特殊的佛教氛围中,河西高僧云集,沮渠蒙逊在都城姑臧组织国家译场,邀请西域昙无谶主持,凉州高僧智嵩、道朗及“道俗数百人”进行了长达12年的译经活动。而这些译经活动大多在都城姑臧(今武威)完成,也奠定了凉州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地位,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佛教中心。为弘扬佛法,沮渠蒙逊大兴开窟造像之风,为母造丈六石像并开凿了著名的凉州石窟,即今天的天梯山石窟。沮渠蒙逊时期,北凉政治、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一个较高水平。

  北凉自段业建立政权,经沮渠蒙逊至牧犍降魏,历二姓三主,存42年。其境域强盛时东起黄河,西控西域,南达河湟,北到沙漠,“前凉旧壤几奄有之矣”。

  在五凉政权控制河西地区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文化衰废的中原,经济相对丰饶,秩序相对安定。“天下丧乱,凉州独全”的局面使得中原士人学者名流度陇而西,源远流长的中原学术也随之西移。随着五凉对西域的经营、丝绸之路的畅通,河西与西域咫尺为邻,是西域与内地交通的必经之路,无论使臣往来,还是商旅往返,僧侣云游,都必须途经河西,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西地区成为中西文化的汇合点。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都在这里汇合、交融,从而使河西地区成为一个天然的文化交流场所。区域内各民族杂相错居,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的“五凉文化”,成为凉州文化的高光时刻,在中华文明嬗变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