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史话选粹

匾额文化 | 武威文庙匾额文化影响及文旅创新初探

20-06-17 10:32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微信公众号 编辑:王莉文

  原标题:匾额文化 | 武威文庙匾额文化影响及文旅创新初探

  一、概论

  武威文庙为陇右地区最大的学宫,也是河西走廊最大的匾额和建筑的历史博物馆。现存几十块匾额,如同颗颗璀璨明珠镶嵌在丝绸之路。武威自古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涵丰富,历代书画名家、文人墨客辈出,存留和汇集的大批匾额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堪为一道绚丽多彩的人文景观。匾额彰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结晶和风采,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可谓“治国重器”。当以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匾额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增加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认识武威匾额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下价值,以利于文化继承创新。

  二、武威文庙匾额内容大观

  (一)时间跨度及各朝代数量。这44块匾额题写日期上起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化峻天枢”匾,下迄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匾,年代跨越300多年,多数集中在康雍乾嘉道时期的30多幅,其余是清末至近现代的10来幅。

  (二)典雅优美的书法。这些匾额书法飘逸潇洒,雄健俊美。匾额上的文字和印章精雕细镂,显现出高超的技艺。书体以正楷行书题写者最多,也有隶、篆诸体,表现出形式美、章法美、传统文化的价值美;匾框的纹饰,或浮雕,或透雕,图案华美,题写者都是达官显贵、饱学鸿儒、地方名流、名师学子匠心独运的杰作。字的大小疏密适当,体现明显的书法意味,典出辞赋诗文、书法镌刻和周边建筑融为一体。

  (三)文辞简洁凝练的地域文化景观。匾额以四字结构适情应境,文辞精粹,引经据典文采斐然,有很强的寓意和写意抒情特点;用典绝妙,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使匾额显现出画龙点睛的功用,反映了河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信仰追求、祈福心理方面的审美情趣。这是一道独特的匾额文化景观,以其特有的魅力彰显举世闻名的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更是一条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之路,一条见证中外各国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的友好之路。也见证武威处于河西走廊多民族文化、思想、宗教的交流、传播、碰撞的文明链接与包容,形成富饶的军事、商贸重镇对外开放的地域文化特征。打开这部中华民族不断对外交流、融合、发展的历史书卷。将匾额纳入“文化诗学”视野,你会发现其基本诉求是通过对匾文文本提倡深度的人文关怀的同时批判社会浅薄庸俗。匾额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的优秀文化的一种交融的产物,它追求意义和价值,那么这种深度的精神文化的主要特征,就是人文品格,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关怀人的情感的世界知性和理性的全面的发展。

  三、城市文脉文化精神的载体和生成影响

  匾额蕴含的生命与文化密码,诸如“文以载道”、“ 天象人文”、“人文化成”、“聚精扬纪”、“书城不夜”和“文教开宗”为代表的匾文承担的文明嘉勉旌表功能,彰显文德教化的特殊使命和表彰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精神,担负着武威长期倡导嘉勉儒释道文运精神职责。

  匾文核心价值观当是武威城市精神的缘起和见证。在匾额孕育形成的过程之中,就已融入了国家意志,具有行使治国效能的内涵。字字珠玑,透视出武威是一个文风正、学风浓的文化之乡。凝聚了武威人文的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与中华文明的神、魂、道血肉相融,武威古称凉州,纵观其五千年文明史,武威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历史上被称为“五凉古都,河西都会”,素有“银武威”之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绚丽的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间地域文化。明清以来,武威儒学、学院发展较快,文化教育繁荣,学风浓厚。因此,武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内涵因其位居咽喉要塞,一直为文人谋士冠盖荟萃之所,烈士武将耀武扬威之地。据说文庙是为当年在此戍守边关的将士子弟入学而兴建的,是武威市的文脉所在。君不见古凉州的盛衰变迁无不体现这座历史古城留下众多文化遗产的同时,赋予了继往开来再铸辉煌的豪迈气派。

  古凉州可谓音乐之城、诗书之乡、学术之渊、丝路佛光、军事重镇于一身,历来崇文重教,出现过诸多名流学者。今日武威以高昂的人文热情,延续优秀文脉,保存了品相精良的大批文化遗产。必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持久地散发出核心价值观的筋骨与温度的正能量,文脉绵延如此纯粹、有序有迹地传承如此一致性和严密性。对于今天塑造城市形象、彰表城市精神,弘扬凉州文化、传承丝路风骨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凝聚城市精气神效应,鼓舞民心,倍增全市上下努力建设崇文尚学、崇德向善、绿韵萦绕、清新洁净的文城、德城、绿城、清城的高昂士气,让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跨越新时期新坐标。诚然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而被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所以应遵循植根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未来的原则。

  四、开发文化生态资源的文旅创新

  凉州文运亨通,文名大昌。造就了一个既异常封闭又能大度包容的文化,“一是显文化,除成为敦煌学主要来源的那部分外,还有许多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下来的古籍,其完整,其原始,其价值,不在敦煌出土的之下,有的完整程度,似乎超过了出土古籍。出土古籍中有的,这儿大多有相应抄本,而许多东西,却是凉州独有,如贤孝、宝卷等;二是隐文化,如民俗风情、民众心态、人们的群体性格等。时下,最应该研究的,正是后者。”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说任何文化的生命力都在于创新,怀古容易滋生文化的耗损机制,耗损了文化的活力,浪费了文化的资源,故只有创新的建设机制才能强于惰性耗损。匾文发展文化生态资源生产力作用在于创新,主体的曾经遍布城乡的匾额文化,基本淡出民众日常生活,也因此影响到了整个匾额文化的存续。更重要的是匾额活态文化生产力主体的资源的开发衍生。

  (一)引导“匾额学”成果,学界参与。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让匾额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作用,权威国学研究人才与团队,足以产生代表国内、引导“匾额学”成果;王支援认为“匾额学可以把匾额的文化、文饰、颜色、图案等一一提取出来进行系统研究”,避免匾额在流传中出现文化特色的流失。成立了匾额学,匾额可以走进高校,让它作为一门学问得到更大、更有效的普及。据了解,目前全国有十几个匾额博物馆,有不少人在做匾额文化传承的工作。他们不约而同地希望,在“匾额学”的旗帜下,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更系统的学术体系。形成教材、文物书籍宣传品。

  (二)强化匾额教育传播力量,增强教育传播力量,足以建构根据匾额文化内容形成“好故事”、展示“讲好故事”能力的流程;全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广泛宣传,发动各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要务。重新认知匾额是建筑的眼睛,协调文化文物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摸清匾额家底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容分类、统一抢救修缮保管等大局规则,为合理利用文物定前提。

  (三)衍生创意文化产学研转换,通过创意化产品与服务,将匾额活化为社会文化新风尚。如相关文具(书签、藏书票、文具盒)、装饰、胸章、衣物、旅游纪念品(书籍册页、纪念章、解说词、影像资料)。可以说,以匾额载道、显重器功用,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建立主题游线路、匾额文化生态区、利用文物普及基地,让游客在复制匾额的拓片过程中,或题写尝试体验感悟文旅新认知。

  作者简介:林元跃,四川轻化工大学。                                 

  来源:凉州文化研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旅游丨关山云海 甘肃旅游丨关山云海
  • 乘滑翔机俯瞰大漠美景 敦煌低空游览受热捧 乘滑翔机俯瞰大漠美景 敦煌低空游览受热捧
  • 丹霞口美食 让你的味蕾 也流光溢彩 丹霞口美食 让你的味蕾 也流光溢彩
  • 张掖丹霞口小镇相依七彩丹霞的“石头城” 张掖丹霞口小镇相依七彩丹霞的“石头城”
  • 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金昌召开 全省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金昌召开
  • 张掖临泽县红色旅游有体验乡村旅游有看头 张掖临泽县红色旅游有体验乡村旅游有看头
  • 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旅游演出正式回归 大型历史情景剧《回道张掖》旅游演出正式回归
  • 兰州市民政系统举行2020年消防应急演练观摩 兰州市民政系统举行2020年消防应急演练观摩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嘉峪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2   嘉峪关市全力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和文化品
3   嘉峪关市全力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
4   武威:系统谋划推进拆违治乱 久久为功
5   “发现乡村领读员”凉州区农家书屋阅读
6   H5|你危险了!
7   兰州红古区开展食品小作坊专项监督抽检
8   环县 草产业串起富民链
9   大学生李兴国养牛创业记
10   王海燕调研庆阳五中教育发展工作
11   臧秋华调研庆阳华为云计算 大数据中心
12   临夏砖雕:向实用性生活化靠拢
13   突出问题查处后 甘肃省住建厅召开专题
14   甘肃省对不合规营运车辆开展排查
15   兰州提前完成脱贫攻坚和惩腐打伞问题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