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 解码陇脉医承 探寻文化奥秘


本文配图为《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陇脉医承》的海报和节目照

朱怡璇 卢乐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类季播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跨越山东、上海、河南、广东、江苏、甘肃等十余个省市,深入探寻中医药文化的历史文脉与地理奥秘。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数千年的健康理念与实践经验,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世界文明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甘肃作为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医学资源:从河西走廊的“武威汉简”到敦煌壁画的“医学图像”,从《黄帝内经》的医理智慧到《针灸甲乙经》的针灸奥秘,这片沃土为中医药文化发展提供了深厚滋养。《中国中医药大会》(第二季)第八期节目《陇脉医承》将镜头聚焦甘肃,通过创新的视听语言与叙事手法,生动展现了陇原大地源远流长的医脉传承。节目以现代科技手段诠释传统医学智慧,带领观众领略甘肃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古老的中医智慧焕发光彩。
古今对话探寻千年医脉
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中医药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这里不仅是针灸学鼻祖皇甫谧的故乡,众多医学经典也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中医药大会》以开启“宝葫芦”的新颖形式,探究珍贵医药文物背后古老的医学智慧,将文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以多维解读、现代化视听来展现,实现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在《陇脉医承》的文化探索之旅中,观众既看到了中医药文化在陇原大地上扎根的深厚土壤与旺盛生命力,也见证了传承与创新的水乳交融。
节目的一大亮点在于实现了传统中医技艺与现代视听技术的完美融合。魏晋时期著名学者、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出生于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他所著的医学典籍《针灸甲乙经》是中医针灸学的奠基之作,在节目中以全息投影的形式惊艳登场。这部集针灸学之大成的经典著作,借助虚拟现实技术重焕生机,观众仿佛亲手触摸典籍,真切感受到这部千年医典的永恒价值。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拥有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留存和记录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案例,它不仅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更是现代针灸研究的学术源头。在节目现场,甘肃医学院皇甫谧针灸学院院长、甘肃省名中医刘君奇,为观众讲解了皇甫谧医学典籍中记载的针灸刺法,如“单式补泻刺法”“复式补泻刺法”等疗效神奇的针灸技艺。借助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刘君奇直观展示了针灸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精湛的火针技艺,行云流水般的手法让现场观众惊叹不已。古代典籍中的医学智慧借由现代视听在舞台上鲜活呈现,既彰显了传承人对技艺的坚守与创新,也生动诠释了古代医籍在现代医学实践中历久弥新的学术价值。
此外,节目深入挖掘敦煌医学的古代文献与壁画资源,并将其与现代医学研究巧妙融合,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现代价值。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壁画与栩栩如生的雕塑,更蕴藏着珍贵的医学遗产——独具地方特色的敦煌医学。敦煌医学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而敦煌壁画更是古代养生文化的重要载体。甘肃中医药大学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金田借助敦煌壁画,引领观众体悟和感受古代医学智慧。借由高清摄像和虚拟现实技术呈现,让观众得以突破空间限制,近距离观察敦煌壁画中的细节,直观感受其中所蕴含的医理智慧。
不仅如此,节目还格外关注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价值。如何让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是节目着重探讨的内容。“宝地体验官”前往敦煌夜市,探寻养生“神仙粥”的神奇配方。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实则蕴藏着古老的养生方法。通过亲身体验和详细讲解,观众立刻感同身受地了解到如何利用简单食材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当传统与现代相遇,当典籍邂逅科技,中医药文化正书写着新的传奇。这些古老的医学智慧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不仅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实用性,也增强了大众对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开辟了新的路径。
趣味互动焕新文化体验
节目为了使中医药文化鲜活可亲、贴近大众,精心打造了充满创意的舞台,展现出青春活力的样态。节目组设计了多个趣味性互动环节,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文化体验。“元气少年团”的试针体验、医学技艺挑战竞赛、典籍知识互动问答等游戏环节不仅紧张刺激,更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好奇心与参与感,让原本深奥的医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仿佛为中医药文化打开了一扇通往大众心灵的趣味之门。
“元气少年团”是青年群体的生动缩影,他们所代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在积极参与互动的过程中“知来处,明去处”,充分体现出节目“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文化在年轻一代的继承发展中所焕发出的崭新活力和无限可能。
节目精心设置了丰富的现场互动环节,让专家、嘉宾和少年团得以面对面展开深度交流,实现了不同代际之间的思想碰撞与情感沟通。无论是少年团成员在挑战过程中直接向专家求教有关中医药知识的问题,还是专家对年轻一代研学中医药文化并为之努力所给予的鼓励,这种跨越代际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中医药文化在不同代际之间发扬传播、凝聚全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与共识,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节目还特别邀请了甘肃籍演员孙茜,当她以当地人的身份向观众介绍甘肃的地域文化,并分享自己对中医药文化的独特理解时,增强了节目的亲和力与亲近感。节目中孙茜结合自身的体验和经历娓娓道来甘肃浆水的美味与疗效,以“素人”视角来解读中医文化。观众通过她的分享,了解到中医药文化在生活中的运用,而本地人的视角和方言的使用更使得节目呈现出一种原汁原味的生活质感,仿佛将观众带到了甘肃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让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不再生硬、遥远,而是充满生活气息与人文温度,进一步拉近了观众与中医药文化之间的距离。
守正创新发展现代医道
节目以“守正创新”作为传承与发展现代医道的精神根基,以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实践来回应“古老的中医药文化如何在现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一现实问题。
中医文化不仅在传承方面坚守着千年智慧,更在创新领域绽放出耀眼光芒。科研工作者杜弢带来了板蓝根新品种“松鸣一号”。这是一种新培育的陇药品种,经检测,其中(R,S)-告依春的含量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10倍,药性更强、药理作用更显著。它不仅能够提升临床疗效,还提高了陇药的产量和质量,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整期节目,无论是刘君奇对皇甫谧针灸学的传承发扬,还是李金田引领观众体悟敦煌壁画中的医理智慧,抑或是杜弢带来的“松鸣一号”以及“元气少年团”对医学技艺的研学与挑战……均能看到传统医者在此领域的默默耕耘,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守护着百姓健康。年轻一代不拘泥于传统,敢于突破、勇于尝试地创新实践,用现代思维和科技手段为中医药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在甘肃这片被黄河滋养的神奇土地上,中医药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始终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现代医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为中医药文化倾尽全力,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节目即将结束时,全国名中医、甘肃省中医院院长张志明说:“我们必须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拓创新,创造出新的陇药贡献给世人。”说到此,他百感交集,热泪盈眶。
从皇甫谧针灸技艺到敦煌文献蕴藏的千年智慧,从岷县当归的品质坚守到板蓝根“松鸣一号”的创新突破,正是有这样一群奋斗者,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何为医者——那便是心怀苍生、救死扶伤,以传承创新为己任。节目更以医者仁心的榜样力量,昭示着“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念,是如何在中医药领域生动践行的,这也为年轻一代指引了继承文脉、砥砺前行的方向。
- 2025-08-21【溯源甘肃文化】 寺洼遗址:黄河上游远古文明的密码
- 2025-08-18八步沙之约
- 2025-08-18马鬃山的守护者
- 2025-08-14鎏金银盘中的丝路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