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动态】 传承剪纸艺术之美
原标题:【文化动态】
传承剪纸艺术之美
小年 剪纸《陇中传统民俗节日》(局部) 李流芳
除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雅斐
“我始终坚持毫无预设的创作方式,剪刀没有预定的轨迹,可以随时调节对比关系——黑白、疏密、动静、大小、繁简、方圆……这些都像一个个可以调节的‘进度条’,而合适的‘度’则来自于当下的直觉和分析。这样的创作过程充满了乐趣与挑战,最终的作品往往能超越原本的设想,展现出意料之外的深意。”我省青年剪纸艺人李流芳如此描述自己的创作思路。
近日,李流芳剪纸作品《陇中传统民俗节日》《新青年》《已把春风引进门》《天下太平·人生长寿》《伏羲女娲》等入选“山花烂漫 青春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暨第二届江苏十佳青年民间工艺美术家作品展,一幅幅剪纸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构图饱满,于方寸之间勾勒万象,演绎着剪纸艺人的匠心独运和对美好生活的炽热祈愿,吸引参观者纷纷驻足。本次展览共展出250件(套)精品,汇集了苏绣、蓝印花布、紫砂、唐卡、竹根雕、夏布绣、剪纸、陶瓷、面塑、寿山石雕等十多个门类,旨在发现、培养、推介全国优秀青年民间工艺美术人才,推进民间工艺美术事业更好地传承创新,探索传统手工艺延续文化根脉的现代转型。
李流芳出生在甘肃省靖远县,家乡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让他对剪纸产生了兴趣,在和父亲的日常剪纸锻炼中接触到了剪纸艺术的原生状态。他认为:“剪纸不仅仅是二维平面上的艺术,它能够通过独特的心象时空构图,将维度扩展至四维甚至五维。因此,在创作时尽量避免单纯的物象呈现,而是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融合情感、经验与文化,创造出富有象征意义和叙事张力的作品。”
李流芳的剪纸作品多采用“花中套花”的结构,删去无意义的装饰,用有生命的物象装饰有生命的图案,即“天地一体,万物合一”的吉祥文化理念。在美学风格上,追求朴拙,坚持让剪纸保持山花般的自然风味,保证刀刀留痕,追求“钝感”美。因此,在行刀时更倾向于“切”,在一些关键部位,常常刻意顿挫出凌厉的刀口,仿佛刀砍斧剁一般,收刀时让入刀口“露”出来。通过这样的处理,每一刀都留下了鲜明的痕迹。
李流芳力求“关注现实,与时俱进”。如他创作的《童年回声》《我的大学生活》系列,都是试图通过剪纸呈现真实生活的细节,这样的作品更具感染力,同时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正如常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吴彦颐对他作品的评价一样,“在岁时民俗中挖掘题材,以精巧的构思、精湛的手艺、精准的造型巧妙地将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精致的图案一一展现出来,让人们深刻地感受到画面的具象之真、图式之妙、意境之美。”
李流芳是靖远剪纸非遗传承人,近年来剪纸作品屡次获奖。如2023年11月,剪纸作品《新青年》在“2023乌马河·中国大学生剪纸大赛”中获“梅花剪奖”。2024年10月,剪纸作品《天下太平·人生长寿》在由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格物致美’福寿延绵2024第三届全国窗花剪纸创意精品展”中获一等奖。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杜芳说:“李流芳是近年来我省青年剪纸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努力践行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时光的素笺上,年轻的剪纸创作者执起传承之笔,饱蘸创新之墨,在传统纹样中穿梭,于现代潮流里驰骋。
- 2025-01-08我国科学家在甘肃发现距今上亿年前“精美”恐龙“脚印”
- 2024-12-30甘肃新增6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
- 2024-12-18甘肃敦煌非遗打铁花激发冬春旅游新活力
- 2024-12-18石刻国宝《淳化阁帖》:传承四百年 集百家墨宝的“法帖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