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非遗之美
陇南非遗之美
如果说甘肃像一把温润的“玉如意”,那陇南就是这柄玉如意上那精美的一端。秦早期文化在此发源积淀,也铸就了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武都高山戏
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是我省独有的特色剧种之一,发源于武都区鱼龙镇。高山戏是从古老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1959年定名为“高山戏”,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被学术界誉为“戏剧研究的活化石”。
参与高山戏的演员被称为“把式”,表演程式叫“把式舞”,明初鱼龙镇人为纪念大将李文忠(大安爷)而形成了唱戏的习俗,把式舞亦在此情势下从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随意演唱升华为在舞台上“敷演故事”的戏剧性表演,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高山戏。
“高山戏”的舞台演出程式一般分为“踩台”“开门帘”“打小唱”“演故事”等,其中“演故事”是高山戏的正式内容,其他表演如“圆庄”“上庙”“走印”等则带有明显的祈福、祈丰收的性质。
“跳”“摇”“扭”“摆”的舞步特点,生动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也被称为“耍戏灯”和“演秋歌”。
礼县扯面
礼县扯面传承年代久远,流行面广,礼县祁山、城关、盐官、石桥、永坪、永兴、宽川、红河等集镇都有专营扯面的面店,民间集市、庙会上随处可见,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
礼县扯面技术含量高,功夫上乘者一根扯面能扯三至四米长,薄如纸张。食用时,调以适量的香醋、食盐、油烫辣椒粉、卤汁、蒜泥等调料,再配以卤肉末、韭菜、香菜、黄瓜丝等佐料,便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风味美食。
礼县扯面不仅是一款民间传统美食,更是一种风情浓郁的地域饮食文化。
文县池哥昼(傩舞)
傩舞是传统社会具有祭祀礼仪性质的原始舞蹈,历史悠久。据传,周代时曾有“大傩”、“乡人傩”的称谓,汉代以后逐渐成为国家正统礼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傩舞以驱瘟逐疫、祈求平安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表演时,舞者头戴面具,呼喊赶逐,引来众多追随围观者,场面十分热闹。
河畔的小路上和河岸的观景台上,白马人身着特色服饰,错落有致,载歌载舞,跳起了独具魅力的“池哥昼”。
“池哥昼”是白马人保留最完整,也是最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和传统祭祀活动。“池哥”意为山神,“昼”是舞蹈。表演时整个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既富有神秘气氛,又充满了浓厚热烈的娱乐色彩。
反穿皮袄的山神,脸上涂抹成黑色的“猴儿”,戴着面具的“池哥”“池姆”,挥动手中的牛尾刷,伴随着锣鼓舞动起来,舞姿古朴、遒劲、粗犷,极具节奏感。
跳舞时,表演者挨家逐户地欢跳,意在为村民纳祥,迎接新的一年吉祥和顺。白马人原始古朴的舞姿、独具特色的服饰、粗犷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表现形式,不断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专家、学者前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武都紫泥印封
武都紫泥印封
武都紫泥,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古代各级官文和百姓书信、简牍所用封泥,一般都是就地取泥,但是皇帝玉玺钤用封泥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要彰显皇权神授的尊贵地位,武都紫泥就是两汉四百多年历代皇帝用作封诏行文的特供之泥。
武都紫泥是一种黏性极强的紫赤色泥团,主要产于武都城东福津河岸的柏林村,是汉代专供皇室使用的特殊贡品。封泥始于东周,盛于秦汉,终于两晋。古代用胶质黏土封缄于竹简、木牍及进贡物品的包装之上,然后在封泥上盖上印章,以防泄密及辨别真伪。
乞巧节
西和乞巧是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至七月初七,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未出嫁的姑娘都要举行隆重的民俗祭祀歌舞活动,祈求“巧娘娘”保佑自己聪慧、灵巧,婚配如愿,生活幸福。体现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这就是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流传1800多年,被称为中国古代乞巧风俗活化石的“乞巧节”。
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 2024-11-20甘肃兰州:非遗剪纸展现陇原文化魅力
- 2024-11-15【博之美物】青铜器上的动物纹饰
- 2024-11-04绽放陇原非遗之美
- 2024-10-28【文化中国行】 让古籍醒过来活起来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