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陇史钩沉

古秦州才女苏惠织就天下第一奇文《璇玑图》

2024-04-17 08:41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晨报

  古秦州才女苏惠织就天下第一奇文《璇玑图》

  苏惠雕像

  《璇玑图》

  天水古称秦州,这里不仅有独具魅力的美食,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元素也吸引众多人的探究。在古秦州这个英才辈出的地方,曾有一位女诗人,她笔下虽没有宏大主题,但她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小巷里一盏温情的灯,丝丝撩拨着归人的心灵。她就是秦州才女苏惠,所织成的《璇玑图》,被推称为“回文诗”的集大成之作,自问世以来,倍受学人的关注和青睐,称誉、解读与效仿者不乏其人。

  A 苏惠像是小巷里一盏温情的灯

  在天水市人民公园,有一座汉白玉雕像,神态温婉沉静而专注,两手之间,仿佛正有五彩的丝线在流动,这座雕像所雕刻的人物就是前秦时期的才女苏惠。

  古代的秦州也曾是风云际会、英才辈出的地方。但这些先贤往往被后人摆于庙堂、神龛,他们所达到的精神高度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子好像离得有点远,而苏惠给人的感觉,却像是小巷里一盏温情的灯,丝丝撩拨着归人的心灵。

  提到苏惠,就不得不讲到织锦台,这是她在天水留下的一抹宝贵文化元素,如今寻找织锦台的踪迹,就找到了在天水西关的一条普通小巷——务农巷。

  据天水老人的一些回忆,早些年,这个巷口有一座牌楼,内外各书“古织锦台”“晋窦滔里”八个大字,两边悬有一副对联:“莺花古巷秦州陌,云是苏娘旧时宅。”

  据说进了这个巷子,就是织锦台的旧址。我们在这条小巷辗转探查,向居民一再打听,却发现织锦台已经完全淹没在历史的风尘里,它只成了此时我们心中一个美丽的意念,一声悠远的叹息。

  苏惠的老家在陕西扶风,她在新婚不久,跟随时任秦州刺史的丈夫窦滔来到天水。说起来这还是1600多年前的事,那时候天水境内还在前秦皇帝苻坚的统治下。窦滔本来深得苻坚的信任,后来不知是什么原因被苻坚以“忤上”的罪名发配到了当时的流沙,也就是现在的敦煌。

  一夜之间,苏惠的命运就随着丈夫的被流放急转直下,猛然间被推到了生活的风口浪尖上,正是这种不幸的遭遇促成了她后来的回文诗创作。

  B 她给天水留下织字成锦的工艺

  苏惠,字若兰,出生于一个诗书之家,自小天资聪慧,并且掌握了一手织锦的绝活。命运的急转直下使她在那一时刻别无选择地又坐在织机前。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次春去秋回,苏惠就那样用手中的丝线编织着一家老小艰难的生活,也编织着思念:

  这是迄今仍流传在天水的一首回文诗,民间通俗的说法叫《织锦回文朝天子》,它的原作者就是苏惠。

  据说苏惠在完成这方织锦之后,周围有不少人模仿制作,并广为流传,直至当时的前秦都城长安。前秦皇帝苻坚正是在看过这方织锦之后,才又想起了远在流沙的窦滔,随即放他回了家。

  苏惠在维持一家老小日常用度的同时,将一种全新的织锦工艺留在了丝绸之路的重镇天水。但真正让苏惠名传青史的,却是她的另一件织品——《璇玑图》。

  方绢共841字,组成上、下、左、右、纵、横回旋成章的天下第一奇文《璇玑图》,该图纵横各29行,每行29字,用五色丝线组成不同方阵,成为不同组诗。纵横、回环、交叉、跳间共能读出200多首诗。诗体繁复变幻,有三言、五言、七言,还有四言、六言。既有绝句,又有律诗,节奏铿锵,情真意切。

  李白曾在一首早期创作的乐府诗中这样想像苏惠的心境:

  黄云城边鸟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这种大诗人写的“闺怨”体固然凄美,但我想苏惠所面临的现实欠缺这样的诗意。

  C 武则天助力《璇玑图》的传播和再创作

  苏惠制作《璇玑图》的动机,历来有各种说法。现在流传比较广泛的说法让人为之齿冷,窦滔在遇赦回家之后又被任命为安南将军,去镇守襄阳。

  如同现代诗人郑愁予《过客》中的诗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马蹄声仅仅从前面路过,并不为她的期盼而停驻,这次赴任后,窦滔撇下苏惠母子不管,她编织的哪是什么丝线,分明是无边无际的寂寞,让人老去的华年。

  《璇玑图》问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婉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昧。”

  好在故事的末尾终于让人稍感欣慰。后来还是已经明白事理的儿子为母亲鸣不平,带着一块刺绣了841个字的锦帕去襄阳见了父亲。而这时的窦滔已近不惑之年,在看到妻子的《璇玑图》后,羞愧万分,这才将苏惠母子接到襄阳。

  如果说苏惠在织锦上倾诉了自己的“真情语”,那么,后来一位女性对《璇玑图》以及她本人的赏识,则促成了《璇玑图》的不断传播和再创作,这位女性就是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武则天。

  一篇841字的《璇玑图》居然让自视甚高的武则天感叹“超古迈今”。这除了因为武则天萌发的改变男权社会的思想之外,《璇玑图》本身的精妙也不能不说是根本的原因。与李白对人物命运的观照不同,武则天与《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一样,对《璇玑图》所展示的非凡诗情表现出了由衷的赞叹。在《镜花缘》这部小说中,李汝珍用了将近两个章回的篇幅,在介绍苏惠本人的同时,直观地解读了《璇玑图》这么一件神秘之作。

  后人将苏惠的回文诗《璇玑图》分为八图,可读4206首诗,诗意无穷。据唐史记载,苏惠的几千首诗文,经隋末战乱全部散落流失,无存于世,只有其回文诗《璇玑图》完整的流传成为一种特殊诗体,令人叹读。苏惠织字成锦的技艺对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和中国纺织史、服装史、刺绣史都具深远的意义。

  旷世才女,此言不虚。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