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陇上人物馆

却愿所来径 苍苍横翠微——绿色先行者梁希先生二三事

2024-01-29 11:31 来源:天水日报

  一

  “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这是梁希先生作为林业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他为中国林业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梁希先生是我国杰出的林业科学家、林业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新中国第一任林垦部(后改为林业部)部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林学与林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先生1883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吴兴县双林镇,他数十年如一日胸怀绿色梦想,将毕生精力和心血倾注于我国林业建设和发展事业,为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代林业人不断前进!

  时至今日,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林业工作者,每当翻阅精心保存的梁希先生资料,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高尚品格,深深刻印在我脑海里。

  1978年9月,我从北京林业学院毕业分配到甘肃小陇山,刚上班就听单位老同志经常讲起梁希先生骑着毛驴考察小陇山的感人故事。后来,我调到机关负责编撰《小陇山林业志》,常常奔波于档案馆、图书馆及相关单位查找资料,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2014年8月,湖州市广播电视台拍摄历史纪录片《梁希小陇山考察记》,通过交流、走访、座谈,还原其考察小陇山的过程,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仿佛一棵参天大树,始终站在黄河岸边,又仿佛是一条激流,不断涌进,他对中国林业建设的贡献可谓是历史性的。

  二

  “让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这是梁希先生提出的对中国林业的美好愿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林业与国家民族的深层关系。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梁希先生就认识到了森林对于国计民生的战略意义,并身体力行。1949年9月,他作为自然科学家首席代表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同年10月,周恩来总理宣布政府机构及领导名单,提名梁希先生为林垦部部长。当时他递上一张便条“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恩来回复了一张便条,鼓励他“当仁不让”。梁希先生读后心情激动,再递一张便条表示“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自此,新中国的林业便与梁希先生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1950年7月,林垦部接到西北农林部公函,主要内容为准备开发小陇山森林,以备铺设天宝铁路作枕木之用。8月准备架设铁索道,再接公函,内容是说轻便铁路不能久等,急需木材,拟开发小陇山。

  已经67岁的梁希先生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带队前往小陇山北部割漆沟、辛家山一带勘查,试图找到既解决枕木,又能保护小陇山森林的办法。当时,从宝鸡去小陇山必先到胡店,这一段铁路的运营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梁希先生及随行人员便乘坐加挂在货车上的一节战时所用的救护车厢,可是由于铁路方面的疏忽,忘挂车厢,竟一夜在原地未动。梁希先生坐在麻袋上,用一支铅笔在纸片上草就一首颇为风趣的诗:“登车车不发,局促似鸡栖。一觉鸡鸣后,依然在宝鸡。”

  火车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达胡店,可从胡店到小陇山只有一条小道,梁希先生便乘一辆老牛车进入。有人劝他:“梁部长,不然就到此为止吧,再往前走,恐怕您身体吃不消。”他却说:“从北京到这儿,我们跑了这么远的路,就是要亲眼看看小陇山的真实面目,怎么能刚看到点影子就打道回府呢?”

  那一次,考察队早出晚归,钻密林、涉溪水,整整三天,终于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当时,小陇山林地面积15万公顷,林相非常差,能当枕木的针叶树寥寥无几,实际可利用的木材蓄积量仅为54万立方米,而且由于山势险峻,极倾斜的山坡上树木很难更新。“这54万立方米的木材蓄积量,就是存在银行的老本,再穷也不能用老本啊。”梁希先生亲自动手写出《西北林区考察报告》:一是向西北农林部提供关于处理意见,停止建设轻便铁路,将秦岭林场在小陇山的业务扩充到护林与造林,把小陇山划归秦岭林场管理。二是向西北财委会和农林部提供处理意见,组织西北统一的木材调配机构,以相当的代价,收买民间占有的天然林,作为国家投资,由林业机关管理经费,对失去林地的人,给以耕地。发动民众、军队,包括少数民族,保护森林,建造森林。西北方面提出由东北调运木材,恐怕运费太高。梁希先生同东北取得联系,表示那里的木材运输成本,要比铺设窄轨铁路,然后再伐木的成本低很多,如果小陇山的林子伐光了,将来恢复的成本则更高。这个大胆的决策,不仅为西北保存了一片绿色,也为黄河保住了一股清流。

  梁希先生一行离开小陇山时,林场场长魏辛请他题词,其略加思索写下:“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小陇山考察期间,梁希先生还写下《天宝路货车中》《秦岭林场晓起》《牛车上作》等10首诗作,他在《东岔村》中写道:“松风柳露木桥头,下有清泉石上流。说是九溪十八涧,教人低头忆杭州。”在《骑驴上割漆沟》中他写道:“高山流水路悠悠,红栎青松割漆沟。添个白头驴背客,许教入画更风流。”

  1950年至1955年,梁希先生先后6次赴西北、东北及浙江等地林区进行实地考察,其中花时间最多、下功夫最大的是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小陇山林业建设的考察。在其所写的文章和报告中,他多次提到甘肃小陇山、渭河、黄河治理,对甘肃小陇山及西部林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意见,这是梁希先生对小陇山的眷恋和热爱,也是他对中国林业的关心和黄河安澜的关注。

  三

  梁希先生担任林业部部长历时9年。1958年9月,他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生前最后一篇文章《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文中写道:“绿化这个名词太美丽了。山青了,水也会绿,水绿了,百水汇流的黄海也有可能渐渐地变成碧海。这样,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织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这是他对森林发出的最后讴歌,也是对中国绿化前景最迷人的憧憬。同年12月,梁希先生与世长辞,留下了一个绿色的梦。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梁希先生当年考察过的东岔林场,现已成为国有林场的排头兵和“样板”,林地总面积达到2.84万公顷,林木总蓄积231.9万立方米,桃花沟已成为森林公园景点。割漆沟的毛栗子、猕猴桃等林副产品,经济效益持续提升……如今的小陇山,森林面积、蓄积和森林覆被率同步增长,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绿色经济全面发展,已成为甘肃及丝绸之路的重要生态屏障,西部地区的绿色明珠。

  2023年是先生诞辰140周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对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对梁希先生的纪念,就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努力谱写美丽小陇山建设新篇章,一步步将先生“却愿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愿景变为现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