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陇史钩沉

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记载和禁伐林木告示

23-08-16 09:50 来源:民族日报 编辑:张兰琴

  莲花山林场1958年所育的冷杉成片林

  积石关

  国家4A级景区莲花山

  松鸣岩风光

  ?《积石录》中有关“崔家峡碑”的记载

  《积石录》中有关“积石关禁伐林木 告示碑”的记载

  ●马廉朴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全国生态日的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今天是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我国已开展义务植树节活动45个年,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州森林覆盖率达到14.27%,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0%以上。

  我州自然植被分布有很大差异,地带性十分突出。以植被带分,州境地处温带草原带。气候分温和、温凉、温寒和寒冷4区7个副区;植被亦分为干草原植被,阔叶落叶林植被,针、阔叶混交林植被,针叶林植被,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植被和高山寒漠植被。历史上,我州范围内森林广布,树种较多,据明代《河州志》记载,果树和木类就有63种。

  今翻阅相关史料,看到许多关于河州森林植被的记载和两通与河州相关的禁伐林木告示石碑及一份严禁军民越界采林的告示,现加以整理,分享给各位读者。

  一、临夏历史上对林木的相关记载

  由于历史的原因,古代没有森林覆盖率的说法,也没有关于临夏(古称河州)辖区内植被的精细化的统计数据,但在相关志书里对森林广布的记载比比皆是。

  1、汉朝时期

  据《汉书》记载:陇西郡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屋。东汉时期,临夏地区出现首个封建割据王朝,枹罕宋建割据自立,自称为“河首平汉王”,他设置百官,大兴土木,兴修宫室。西秦伏乞炽盘建都河州,于寺沟峡凿山为佛,盛建炳灵寺。悬崖绝壁,工程浩繁,伐木垒架。黄河上修架飞桥,三年乃就。这些工程都是利用附近林木建设的。

  2、唐朝时期

  到了唐代,据《法苑珠林》记载,炳灵寺附近松柏映岩,丹青饰岫,凿山构空,接梁通水,绕寺花果蔬菜充满。唐代开元中魏季随《灵岩专记》也对当地植被有记载:“林峦暗空,松茑千古,莺花一春混成屏翠。”

  3、元朝时期

  据《和政县志》记载,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派招讨使都实穷河源,过杀马关(和政新营)“林麓穷隘”,“昆仑之西,人迹罕至。山皆草石,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也就是说,河州境内森林茂密,人烟稀少。

  到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积石山仙人洞刻石中有“此景殊祥,华药馨香,山屏蓊翠。水势汪洋,杉松桧柏皆青苍,灵芝瑞草悉芳芬”的记载。

  4、明朝时期

  到了明代,河州地区仍然林木茂盛。明洪武末年,大学士解缙游炳灵寺时有“炳灵寺上山如削,柏树盘龙点翠微”的诗句;明代总兵杨一清有“四面峰峦锁翠帷,万家花柳及春栽”的描述;明朝成化弘治时,教授高弘也有“松窗月瞑夜猿啼”的记载。到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徐恒书《重修灵岩寺》碑记仍称“枫(械)枞(松)梒檀,蔚然长青,灼然荣悴;荆、芷、菖、蔴、芄、芍苈,靡不生焉”。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人们印象中干旱的东乡,志书中有“梨子山,州东五十里,多生酸梨”记载。“洮河渡口,在梨子山下,通兰州路”,说明锁南坝至牛心山,野生酸梨(木梨)繁多,植被良好。即使在州府所在地的临夏市,也有“河州城周‘登楼指顾中,白雪映青松’”“南山上‘老松无数野猿啼’”的记载。

  明代河州人王尚书写的诗句中说,大夏河两岸“泊岸蒹葭秋未老”。嘉靖本《河州志》记载,河州经常有猴、虎、熊、鹿、豹、鹤、鹭鹚等珍禽异兽出没。

  5、清朝时期

  清代,河州林木有所减少,但仍能从史书记载中看到不少地方的原貌。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河州志》载:李苏《白塔寺小集》诗中对宝觉寺写有“芳树座深松子落,曲廊吟断鸟声繁。环天漠漠清垂帘,匝地阴阴绿到门”的诗词。

  资料记载,清同治以前,大夏河流域林木茂密,青峦苍翠,植物种类繁多。道光年间,临夏县漠尼沟还有老虎活动的记载。

  大夏河土门关以下民用、官用木材,都采自当地森林,称“本山木”。因此,清代官吏郭朝佐在《登须弥岩》中有“踏到最高天咫尺,风声怒吼万山松”的记载;清代贡生罗锦山在《松岩叠翠》有“岩岚晓霁翠扶疏,况植青松几万株。峰绘蔚蓝云影叠,雨滋嫩绿日华濡。鸟栖烟穴频穿碧,花绕林空乱点朱。最是河湟形胜地,一番幽雅世间无”的赞誉。

  据《临夏县志》记载,自清康熙雍正年间以来,由于人口的大量增加,毁林开荒趋于加剧,县境内林材大幅度减少,乡民不得不进入甘南境内采木运料。大夏河木材筏运由此兴起。

  6、中华民国时期

  据相关记载,民国时期,积石山、太子山中,高山则仍是林区,虎猴绝迹,金钱豹还常出没。1938年,历史学家顾颉刚《西北考察日记》中考察大夏河流域时称土门关上下“山之青,水之湍,林之茂,当入甲等”;而在康乐时这样写道:“三月一日,循胭脂川行,见康乐多流泉。丛丛灌木,不植自生,春风荡漾,酷似江南”。民国时期,甘肃教育厅厅长马鹤天也写有“夏河流域宜农林,土门关外似江南”的诗句。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忙于打内战,就顾不上生态环境了。1946年,甘肃省主席郭寄峤派人砍伐了莲花山森林,人们用“洗劫了莲花山的森林”来形容。据有关史料记载,甘肃省档案馆存有甘肃民众向民国中央政府控告郭寄峤大肆毁林的信件。

  7、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而到了1985年,临夏州已知的自然林树种有44科76属168种。其中,野生果树53种,隶属13科26属;野生植物中有观赏价值的164种,分属47科80属;林区草、木本野生药材约50余科130余属350多种。

  值得一提的是,康乐县于1975年被评为“全国造林先进县”,是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县;1984年被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2000年被授予全省“国土绿化先进单位”;2016年再次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另据《康乐县志》介绍,1983年7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地处康乐县境内的太子山林业总场。在林木茂密的槐山子山顶上,他坐在路边树荫下,指着满目苍翠的油松林对陪同的杨静仁、王兆国、肖华、李子奇等领导干部说:“这地方绿化得多好,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又转身对太子山林场场长马克祥说:“林场搞得不错,了不起!你们要搞承包责任制。”

  二、与临夏相关的两通禁伐林木的石碑

  对于自然林来说,砍伐就意味着植被的减少,无序地砍伐会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临夏历史上有二通关于禁伐林木的石碑,分别为清道光十年《崔家峡碑》、清光绪八年《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这两通碑距今分别192年和140年,石碑虽历经沧桑,但却是历史的见证。

  1、清道光十年的《崔家峡碑》

  《崔家峡碑》于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立于积石山县崔家峡口,临夏著名学者张思温先生在《积石录》第167—168页中是这样记载的:

  清《崔家峡碑》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在积石山自治县崔家峡口

  山之草木□育□□生灵故当□禁

  走山之人,不可放火烧山。若有□□□□。

  若有烧火,则以查□□□封不经为。

  私利于世,有□□小心遵令勿违采□。

  □崔家峡关文武□人崔光生□□□□□。

  道光十年五月日立

  据张思温先生亲自考证:该碑高100厘米,宽60—67厘米,圆顶,下有榫。石用当地花岗岩,刻文七行,每行十六、七字不等。字大寸许,真书。原立于峡口丈许大方石上,凿卯树之。近为人推下,平置地上,字迹残损。1980年5月,余与李成瑞共同审视,辨认如此。盖崔家峡关官民共立护林公约,甚为可贵。

  张思温先生曾请大队书记照旧立此碑。但看此碑后数日后,他患上了病,医治几年才得以痊愈,可惜不能再出远门,以后此事不得而知。

  2、清光绪八年的《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

  第二通碑为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在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的清《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张思温先生在《积石录》第178—180页中是这样记载的:

  清《积石关禁伐林木告示碑》

  甘肃尽先候补直隶州署兰州府河州正堂童

  钦命提督军门河州挂印总镇喀尔莽阿巴图鲁沈为

  补用知府实授甘肃西宁府循化厅抚番府潘

  出示严禁事。照得积石一关,建置已久。关内为河州境地,关外为循化界限分明。关内河州属之,上下前川,旷宇天开,素称沃壤。关外循化属之,山岭重叠,地土无多。该工居民,尽属撒回,向藉山内柴木养生。从前因为砍伐柴薪,彼此争斗,叠经上控,经前督宪饬委河循文武并鄰封洮州厅会同勘验,令关内汉回民人毋得砍伐,以免滋生事端。等因。孟达工民人缴呈咸丰年间告示一纸,尚可按验。年久弃弛,仍有因砍伐柴薪滋事者。虽经随时了清,相安无事;然不明事理对于禁令,彼此均无遵守,仍恐不无争竞。应饬关内汉回民人,仍遵旧案,不得出关砍伐。关门为必经之路,并责成该关汛弁,随时查察,遇有出关采柴民人,即行阻止,毋得瞻循(徇)。即有无知之人偷赴山林砍伐,准孟达工民人指名禀控,以免发生斗殴。合行出示晓谕。为此, 示仰两属汉回民人永远遵照,毋违!特示。

  光绪八年八月日

  右仰通知

  告示

  此碑原立积石关口,现移存青海省循化县境内木厂之清真寺内。1980年5月前往见之。圆顶无座,长140.5厘米、宽76.5厘米、厚16厘米。下有榫,长14厘米,原于崖石凿卯纳之。为河循文武官员会衔布告,因以刻石者也。全文十七行,每行字数不等,最多31字。真书,其下已剥蚀,缺字以意补之。闻关门旧有二碑:其一即此;其一被推坠河内,据其见者云,为纪修峡内道路而立。光绪八年河州镇总兵为湖南人沈玉遂。童、潘待考。近年积石山林砍伐残败,临夏人多入循化境采伐,引起纠纷,青海省报请中央制止。今观此碑,则百年前已有此禁矣。积石关在黄河南岸,孟达峡口。峡内道路蜿蜒一线,极为险峻,书言“导河自积石”传即在此。关门旧有禹庙,明清两代均列礼典,故多碑石,其文尚见州志,碑皆无存。而庙址禾黍,居民老者或能认其处。——录自张思温编著《积石录》(178—180页)

  看完这两通有残缺的碑文,可以看出到清中晚期,曾是森林茂密的积石山地区,自然林的生长跟不上砍伐的速度,乱砍滥砍之风盛行。同时,因砍伐林木而造成相邻地区群众发生械斗,这两通碑一方面禁止当地群众放火烧山,另一方面禁止积石关内(即河州地区群众)出关采柴,如若违犯予以惩罚,这些碑文也成为研究当地绿化和民族关系的重要佐证资料。

  3、咸丰九年的严禁军民越界采林的告示

  有地界就会有纠纷,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上还记载着一份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的告示,上面记载了河州群众越界到积石关外的青海省循化县偷采林木之事。告示内容严禁军民越界采林,并警告守关兵士,不得受贿徇私枉法。

  署循化抚番分府上级纪录十次富

  署陕西循化营参府巴坤镇标右营游府丹 为

  严禁内地民人越关采樵,以抚边氓,而杜讼端事。案查积石关外之三台山柴薪,原为撒拉养命之源,前有河州民人何俊士等越关采樵,滋生事端。于嘉庆二十二年九月初九日,奉前任陕甘总督部堂长出示,严禁在案。兹于咸丰八年,复有河民张得见等偷窃柴薪,互相械斗,当经本府会同河州赵、城守营席,并委洮州分府严、候补彭查办完结,出示严禁。为此,示仰积石关内军民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尔等务须各守本界,不得再蹈前辙。倘敢故违,拿获之日,定按私越关津之律,严行治罪,决不姑宽。该关弁兵,倘有受贿徇纵情事,一经访闻或别经发觉,立即重惩不贷,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右仰通知

  咸丰九年十四日告示

  ——录自《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第895页)

  此外,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明代嘉靖年间,临夏市大夏河南面建有牌坊一座,上面刻有“青山绿树”匾额。大夏河桥上建牌坊一座,刻有“源头活水”的匾额。

  又据《康乐县志》记载,“普巴乡有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五日众人收钱治买官出柳树一棵,留为补脉古树,不许庄中人变卖砍伐的石碑”,对石碑下落,曾询问有关专家而未得。

  这些石碑、匾额成为临夏历史上保护绿水青山的见证,如果有关部门从留住历史、教育后代出发加以保护,这对临夏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

  一、明《河州志》

  二、《临夏回族自治州志》

  三、《临夏县志》

  四、《康乐县志》

  五、《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志》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