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壮士归玉门
《十三将士归玉门》(油画)左国顺
在历史上有这样一幅画,至今让人想起,热血上涌。
公元75年,玉门关前,飞雪飘飘,沙漠无垠。十三个壮士,站在雪地上,一时,四野无声,悲笳不起。这些人,有的拿着破烂的盾牌,提着刀;有的握着长矛,长发飞扬;有的拄着铁枪,背着长弓,一只眼睛已经受伤。还有一个拄着长剑,背着弯弓。他们都衣衫褴褛。他们都头发蓬乱。
他们,就是耿恭和他的十二士。
这幅画面就是:十三壮士归玉门。
一
耿恭是陕西兴平人,出身名将之家,他的叔叔耿弇,是刘秀麾下著名的将军,曾带着大军开疆拓土,为东汉建立立下汗马军功。
本来,耿恭是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的,可是,他却从军出塞。也因此,边塞,诞生了一部绝世传奇。
公元74年,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北匈奴和车师联合,对东汉展开进攻。东汉朝廷决定进行回击。朝廷任命耿恭为司马,带着大军,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出了玉门关,一直走向西域,走向鼙鼓声声的战场。
东汉士兵的战斗力很强。北匈奴单于见了,一声号角,带着大军撤退了。车师国君大昆弥,带着百姓出城投降汉军。他归顺北匈奴单于,是力量较弱采取的权宜之计。现在,东汉军队回来了,当然不会再跟着北匈奴单于跑了。
战争,就这样突然兴起,又突然结束。
朝廷随之下令,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戊己校尉不是一个,是两个,一个就是耿恭,驻扎在王部金蒲城,也就是今天新疆扎台一带。另一个戊己校尉叫关宠,驻扎在前王柳中城,也就是新疆艾丁湖一带。
朝廷这样设置,目的很简单,也就是互为掎角,紧急时,能相互有个照应。防守士兵很少,“各置数百人”。然后,东汉大军再一次鼓角齐鸣,离开了这儿,马蹄嗒嗒,回归中原。
谁知,北匈奴单于兵书也读得不错,这次玩的显然是避实就虚。等到大汉军队退后,他喂饱战马,磨亮刀枪,在第二年的三月,草原青草发绿的时候,派出自己的部下左鹿蠡王,吹着牛角号,呜呜一声,带着两万多马上健儿,风驰电掣,杀了回来。
左鹿蠡王的战略目标,首先是车师。他要大开杀戒,进行报复。
耿恭和车师已经成了盟友,盟友有了劫难,自己当然不能袖手旁观。他马上“遣司马将兵三百人救之”,准备去援救车师。这支军队进军途中,恰好与北匈奴两万铁骑相遇。三百汉军毫不犹豫催动战马,挥舞战刀,冲入北匈奴的队伍中,吼叫连连,砍杀起来。一时,北匈奴军大惊,等到看清是一支小部队时,才静下心来,组织反扑。最终,这支三百人的突击队,“皆为所殁”,全部战死沙场,血染黄沙。北匈奴骑兵马不停蹄,冲向车师。车师军队被击败,车师后王安得也被北匈奴人斩杀。
北匈奴左鹿蠡王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的。
玉门关遗址(资料图)
二
当然,这仅仅是北匈奴左鹿蠡王此次进军的一个战略目的,他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把汉军中的一个戊己校尉带领的部队围困,消灭,让另一个孤掌难鸣,乖乖投降。
他选择的,就是耿恭。
此时,北匈奴势力大盛,西域诸国胆战心惊,纷纷倒向北匈奴。左鹿蠡王哈哈一乐,带着军队,风沙滚滚,铁甲如云,冲向耿恭所驻守的王部金蒲城。
面对城下的滚滚铁骑,耿恭很冷静。这次,他没有采用出城迎战的策略,而是让手里少得可怜的部队都回到城中,拿着武器,在雉堞后面阻击敌人。这个方法是非常正确的,当时汉军只有几百人,加上当地武装,也不过千人左右,如果在战场上厮杀,结果将会如他的那支勇敢的突击队一样,全军覆灭。保存实力,阻击敌人,方是当务之急。
北匈奴人是非常迷信的,他们特别相信天神。耿恭决定,利用他们的迷信,大做文章。他让人在箭上涂毒,然后,拿了强弓,搭上毒箭,对着城下的北匈奴士兵喊道:“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这是一种心理战,告诉对方,咱们大汉的箭可不一般,一旦射中则生不如死。射在你们身上,一定会有特异情景出现的。不信,你们就看着吧。
匈奴悍勇,哪听这一套,加紧攻城,到了射程内,城墙上黑压压一片箭射下来,匈奴人果然鬼哭狼嚎,一被射中,剧痛无比,继而伤口溃烂,据史书记载说是“虏中矢者,视创皆沸”,这景象确实吓人。到了夜晚,伤口愈发疼,整个军营都是哀嚎声。匈奴人郁闷坏了,没想到,更大的郁闷接踵而来:数百人的守军,居然胆敢趁着暴风雨来劫营!他们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耿恭组织的敢死队一个冲锋蹂躏了一番,“杀伤甚众”。匈奴头领撑不住了,“震怖”,哀叹说“汉兵神,真可畏也!”溃败而去。
左鹿蠡王见了,也脸色灰白。他觉得,自己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了,还是见好就收吧。于是,他再次一声令下,牛角号呜呜一声,部下铁骑,风沙滚滚,一直卷向遥远的天边,消失了。
耿恭和他的士兵们,都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三
虽然此役大胜,但耿恭知道,匈奴人迟早要回来,金蒲城无法固守。他旋即把部队带到了疏勒城,位于今天新疆奇台县,当年是汉军修建的一个要塞,依山傍水,地势险要,宜于久守。他带着军队,“五月,乃引兵据之”,可刚刚进驻疏勒城不到两个月,工事还没修好,城外,号角声在长空飞鸣,——大家忙跑到城头上一看,顿时傻了眼,眼前的北匈奴士兵如潮水一般,骑马奔驰,来往如飞,已经围住了疏勒城。
这次,北匈奴士兵大概以为耿恭像上一次一样,不会派兵出城作战吧。于是,大家放心地骑马往来,犹如散步观景。谁知,耿恭这人,“慷慨多大略,有将帅才”,换言之,勇敢,还有谋略,早已猜着了北匈奴士兵的心意。他暗暗在城里招募了一千健儿,作为突击队,突然冲了出来,刀枪并举,冲向北匈奴士兵。北匈奴士兵有些傻眼,扔掉刀枪,纷纷骑马逃走。
当然,这样的临时武装,只能突然出击,收得效果,是不能真刀真枪和北匈奴兵拼杀的。很快,北匈奴士兵发现,这些人的战斗力有限,就整顿军力,再次冲了回来。耿恭的部队,只有退回城里。
这次,北匈奴的统帅,不再是左鹿蠡王,而是北匈奴单于。北匈奴单于见汉军退回,回兵攻打。城中,毒箭如雨。北匈奴士兵一见,大惊失色,这样的“神箭”,他们是见识过的,很厉害的,所以,纷纷后退。北匈奴单于见了,很生气,可也很无奈。随后,他想出一法,围住疏勒城,困死汉军。于是,马鞭一挥,部下铁骑将汉军铁桶一般围困起来。
汉军刚刚来到疏勒城,还没来得及囤积粮食,北匈奴士兵就进攻来了。城中的粮食,几天尚可支持,时间长了,就断炊了。士兵一个个饿得浑身发软,还要阻击敌人,纷纷倒下。此时,幸亏车师后王安得的王后,祖先是汉朝人,再加上自己的夫君被北匈奴人杀害了,因此,十分痛恨北匈奴人,常常利用自己特殊身份,“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
汉军受到接济,勉强度过几个月。
几个月后,汉军受到接济的粮食也渐渐吃完了。这些勇士,凭借着惊人的毅力,“乃煮铠弩,食其筋革”,凡是能吃的,都弄来塞进肚子。在饥饿和战斗中,士兵越来越少,汉军“余数十人”。
北匈奴单于觉得,汉军已经是穷途末路了,只有投降一条路,于是,他特意派出使者,进入城中,告诉耿恭:“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如果你投降,封为白屋王,还把单于的女儿嫁给你做老婆。耿恭面对优厚的条件,大喝一声,让将使者抓起来,就地斩首。北匈奴单于知道了,气得目瞪口呆。
四
就在北匈奴单于无计可施的时候,看到山涧里奔涌的白水,顿时,一条精妙的计策,也随之诞生了。他想,疏勒城中,一定是靠着这条水饮用生活的,自己为什么不断了汉军的饮水?于是,他一声令下,北匈奴士兵们忙碌起来,搬着石头,背着土,在山涧修了一个大坝,将水拦住,引往别处。疏勒城中,顿时没了饮水。
北匈奴单于哈哈大笑,带着士兵将疏勒城团团围住,等着汉军渴死。沙漠地带,一天没水,都十分难熬,何况一连几天啊。士兵们一个个渴得嗓子冒烟,竟然将马粪收集起来,碾压里面的汁水喝了止渴。军中不时有人晕倒。
耿恭急了,带了士兵,拿了锄头,在城内到处挖地寻水,可是,大家“穿井十五丈不得水”,他不泄气,告诉大家,当年大汉将军李广利带着大军进入沙漠,缺乏饮水,就用佩刀向山崖刺去,竟然冒出了水,他就不信,这儿会没有水。士兵们在他的鼓励下,继续挥舞着锄头挖掘,突然,地下泉水奔涌,晶亮如碎玉一般,狂喷乱射。所有士兵见了,都欢呼雀跃,高呼万岁,一个个喝着水,欢笑着。
耿恭想想,下了一道命令,“乃令吏士扬水以示虏”。北匈奴单于本来就是想渴死汉军的,现在一看,汉军竟然将水四处乱泼,明显十分充足,于是长叹一声,带着大军,垂头丧气地离开。汉军再次度过危局。
此时,城中的汉军仅有二十六人,能够守住城,已经属于侥幸,当然不能出城追击。至于匈奴大军,不明虚实,数月下来,早已精疲力竭,更无力围城。他们竟然败给了二十六人,二十六个疲惫之士。
五
也就在耿恭带着军队,阻击匈奴单于的主力时,关宠的军队也受到匈奴军的围攻。关宠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派出士兵突围,向朝廷求救。
东汉朝廷此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当时,汉明帝刚死,另一个君主汉章帝登基。朝廷此时最紧要的是保证内部稳定,当时包括司空第五伦这样的大臣都说,太远了,而且劳师动众,根本没有必要救援。后来司徒鲍昱说了一番话:“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鲍昱的话说得明白,如果不救的话,将来就不会有人为朝廷出力了!汉章帝听了分析,频频点头。鲍昱随后建议,“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
于是,一切按照鲍昱的计划进行。
可是,历史又一次出现了变故。
汉军七千余人,进军不久,就接到一个噩耗,关宠及其部下全部战死。汉军的领军统帅一听,吓得不敢再前进了,“便欲引兵还”。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一个士兵挡住了。这个士兵,名叫范羌,是耿恭在北匈奴兵进攻前派出的,到敦煌为士兵们领取冬衣。现在,他也跟着救援军队前进,听到救援军队准备回撤,急忙跑去苦苦哀求,可是,所有的领军将军,没一个敢带兵深入大漠的。无奈之下,范羌自告奋勇,以一个士兵的身份,带着两千人,跨越沙漠,去援救耿恭。
这,再次书写了一个奇迹。一个士兵,在一群军中大将都唯唯诺诺的情况下,竟然带着两千人,千里而去。
路途上,大雪纷飞,深达丈余。两千士兵卧冰餐雪,一步步走去,终于到了疏勒城。当时,是深夜,城中二十六人“夜闻兵马声,以为虏来,大惊”,紧紧地关闭城门,准备阻击。
范羌派出士兵大喊:“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耳。”士兵们听了,打开城门,见到战友,都相拥流泪,大呼万岁。随即,他们展开了千里回归。北匈奴大军侦知汉军很少,再次展开阻击。汉军一路且战且退,随军的二十六位勇士,不断有人倒下,到了玉门关,仅仅剩下十三人。
史书记载这十三位勇士当时的情形,“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史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见到这十三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十三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不为大汉耻!五个大字,至今令人动容。
提议援救他们的鲍昱,更是称赞耿恭“节过苏武”。
是的,不只是耿恭节比苏武,他的十二士,都节比苏武。那一群在西域孤城,阻击北匈奴的士兵,都节比苏武,他们永远是竖行文字里不屈的风骨。(文/甘肃日报特约撰稿人 余显斌
- 2023-02-17古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
- 2023-02-17北凉王沮渠蒙逊
- 2023-02-17伏波将军马援在陇上
- 2023-02-17秦州流韵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