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史话选粹

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亮相《诗画中国》 数字技术展现敦煌文化魅力

22-12-21 10:16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杨梦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第11期将于12月18日(周日)晚8点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节目以“诗画合璧”的全新样态和新颖视角,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诗、书、画、琴、鼓、乐、舞、剧、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熔于一炉,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赏心悦目的中华文化壮美图景。本期《诗画中国》迎来收官,将继续带来《山海百灵图》卷、《柴门掩雪图》轴、莫高窟第112窟南壁反弹琵琶、《陶渊明诗意图》册、《蓬莱仙境图》轴,带领观众感受古人的诗意人生,领略敦煌的文化魅力。

  数字技术焕活敦煌魅力诗舞结合诠释雪中意境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这座人类文化艺术宝库,经历丝路繁华,穿越岁月风尘,焕发着璀璨夺目的华彩。本期节目中,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将带领观众沉浸式欣赏“活”起来的敦煌壁画。伴随着悠扬的歌声,由敦煌研究院和腾讯互娱共同打造的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在画中翩翩起舞,飘然灵动。据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介绍,伽瑶原型来自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声音婉转如歌的神鸟“迦陵频伽”,人物造型设计参考了莫高窟经典壁画。敦煌作为多种文化融汇、碰撞的交叉点,既是艺术的殿堂,同时也是文献的宝库。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所说:“敦煌的魅力就在于,只要你向它投入深情的一瞥,它都能给你无穷的启发。”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靳尚谊

  “柴门深掩雪洋洋,榾柮炉头煮酒香。最是诗人安稳处,一编文字一炉香。”这是唐寅在《柴门掩雪图》轴上的题画诗,画作描绘了高山流水间雄伟险峻的雪山图景:大雪弥漫,树木依然挺拔,溪水推动着水车,行人撑伞漫步山间,芦苇丛中船夫坐在舱里躲避风雪……整幅画面寂静祥和又颇具动感。开卷人瞿弦和、李响将分别化身船上长者和撑伞行人,用诗词朗诵和舞蹈演绎,生动展现出画中潜藏的生命力。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唐寅通过大与小的对比,运用小斧劈皴、豆瓣皴等绘画技法,营造出画作的立体感与空间感,打造了一个可以让人走进去的诗画世界。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瞿弦和、李响演绎《柴门掩雪图》轴

  一曲高歌唱出“山海百灵”生命力歌声入画诠释陶渊明诗意

  《山海经》是一部古人脑洞大开的奇书,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明代绘制的《山海百灵图》卷将《山海经》里描述的珍禽异兽,一一呈现在近7.5米的长卷上。在萧敬腾的演唱中,《山海百灵图》卷的神奇瑰丽与现代音乐相结合,碰撞出精彩纷呈的艺术火花,令人感受到“山海百灵”的世界里炙热的生命力,以及万物和谐、百兽共生的昂扬与热烈。《山海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后世无数诗人、文学家,乃至如今很多影视作品,都以《山海经》为蓝本。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看来,《山海经》代表了一种最纯朴、最接近于自然的直观的想象力,它是我们民族想象力的起点,为一个民族的想象提供了动力和土壤。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康震

图片萧敬腾演绎《山海百灵图》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代表高洁情操的菊花,是陶渊明一生所爱。清代画家石涛根据陶渊明的诗句,创作出《陶渊明诗意图》册,在画中把金黄色的秋菊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陶渊明身着白袍眺望南山,悠然自得。开卷人吴彤入画《陶渊明诗意图》册,将诗句《饮酒·其五》融入歌声,带领观众走进陶渊明的诗意世界。

  吴彤演绎《陶渊明诗意图》册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清代画家袁耀创作的《蓬莱仙境图》轴描绘了“海市蜃楼”这一自然现象,画家以宽阔的胸怀和超凡的想象力,呈现了山川湖海吞吐日月的宏伟壮丽,凸显出作者想象中的天上宫阙。开卷人水木年华将苏轼《海市》中的诗句融入歌词,在甘肃酒泉的大漠中用歌声穿越古今。对于“天上仙境”,古人一直充满幻想,而如今我们已将“天上宫阙”“蓬莱仙境”,变成了书写在大地上的美丽诗篇,打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奇迹。

  水木年华演绎《蓬莱仙境图》轴

  品诗意画卷,颂大美中华。本周日晚8点档,《诗画中国》将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于收官之际,继续带领观众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蓬勃隽永的生命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