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史话选粹

丝绸之路辉煌的商贸道通

22-12-09 09:21 来源:中国旅游报 编辑:张兰琴

  ?

  丝绸之路东起西安,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跨越帕米尔高原后,再经俄罗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最终抵达罗马,全长7000多公里,是一条横贯亚洲、 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其中,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总长4000多公里,超过丝绸之路全程的二分之一。   

  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蜿蜒,连接起中国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沿途上的少数民族世代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因此,这不仅是一条串起不同风景的商贸之路,也是一条汇集了各民族文化、生活、民俗、歌舞的融合之路。

  亚欧大陆交通动脉

  自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输向中东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连接东西方的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承认。概括地说,丝绸之路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连接欧洲及北非的东西方交通线路总称。

  对于世界史而言,丝绸之路意义重大。它不但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也是中国、印度、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在新疆,丝绸之路按路线分为南、中、北三道。

  丝绸之路上下跨越了2000多年的历史,涉及范围包括陆路、海路。广义上,丝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路的统称;狭义上,丝路指汉唐时期的沙漠绿洲丝路。所以,按历史划分有先秦、汉唐、宋元、明清4个时期,按线路则分为陆上丝路与海上丝路之别。陆上丝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为“北方丝路”与“南方丝路”。陆上丝路所经地区的地理景观差异大,又被人们细分为“草原森林丝路”“高山峡谷丝路”和“沙漠绿洲丝路”。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等。

  公元前4世纪,西方古文献中已对蚕丝有了记载,并指明“其丝货有贩至印度者”。公元前3世纪以前,西方已称中国为“赛里斯”,其拉丁语意为“丝之国”。汉武帝刘彻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再度出使,其副使分赴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阿姆、锡尔两河流域)、大月氏(今阿富汗中西部)、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和田)、扜弥(今于田东)等地,从此开通丝路。

  影响深远的丝路文化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中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的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扩大中国外交的一种辅助力量:中国的友好使节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此外,丝绸西传也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印刷品——唐代的《金刚经》就发现于敦煌。造纸术曾经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似乎只有东亚及南亚部分国家才有发达的造纸工业。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纸制品开始在西域甚至更远的地方出现。至今,很多史学家认为造纸术的西传,为欧洲及中亚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变革。

  西域地区沙漠密布,各国的繁荣与水源的丰盛与否关系重大。天山与昆仑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补给水源之一,然而收集这些雪水并不是容易的事,溶化后积聚在山脚的水短时间就会被蒸发或渗入地下。自汉朝派遣军队囤积在西域发展农业时,流传于山区的坎儿井和井渠技术被军队在西域使用,而后逐步流传至更远的国家。

  看不够的丝路风光

  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景观奇特而壮丽,青海湖鸟岛、巴音布鲁克草原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天山深处的天池、青海的盐湖、罗布泊的雅丹地貌、吐鲁番的火焰山和克拉玛依的魔鬼城等,均为丝路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今天,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线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壮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各民族风土人情,仍然吸引着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历史上,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今天,游客可乘飞机、火车、汽车沿丝绸之路旅行,既快捷便利,又舒适安全。

  中国段丝绸之路沿线,历史文化古迹众多: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保存释迦牟尼佛骨的法门寺、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长城嘉峪关和汉代烽燧遗址、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丝路重镇高昌故城遗址等不胜枚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处亚欧大陆中心的新疆古称西域,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接壤,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丝绸之路进入新疆后分为南、中、北三道,长达2000公里,沿途留下了大量古城、烽燧、文物古迹。乌鲁木齐、吐鲁番、喀什、库车、和田、塔什库尔干等重要城镇都处于丝绸之路交通线上。新疆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在语言文字、音乐舞蹈、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特色。

  青海:青海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丝绸之路南线从其北部通过,长江、黄河也发源于青海境内。青海的少数民族颇具特色,主要有藏族、回族、蒙古族和撒拉族,勤劳豪放,能歌善舞。这里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闻名遐迩的鸟岛、循化孟达植物自然保护区、藏传佛教森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塔尔寺、明代宫殿式建筑的瞿昙寺以及拥有堪称世界一绝、位于柴达木盆地由盐铺就的公路。

  宁夏:宁夏回族自治区与甘、陕两省相邻,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丝绸之路的遗迹主要在固原附近,包括战国秦长城、须弥山石窟、扫竹岭石窟等。宁夏是中国的回族之乡,回族信奉伊斯兰教,他们的宗教习惯和生活习俗独具魅力与风采。这一地区有十几座大清真寺,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都热闹非凡。宁夏遗留有许多西夏建筑及文化遗迹,其中最享盛名的是国家风景名胜区——西夏王陵。王陵有50平方公里,有9座帝陵与140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大,造型奇特,被海外游客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甘肃:位于中国西北部的甘肃省,是一个西北——东南方向的狭长形省份,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人口2284.9万。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古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说华夏始祖伏羲氏曾诞生于此,并造文字,创历法。古老的丝绸之路在甘肃省内蜿蜒1600多公里,沿途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文物古迹以丝路文化为代表,主要有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长城嘉峪关、拉卜楞寺、敦煌石窟等。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上,沿丝绸古道有西、东、南三条传统观光路线,游客可以根据需要随意选择组合。

  陕西: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文物古迹荟萃之地。在这里有考古发掘出距今80万年的蓝田猿人以及6000年前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的半坡遗址,此外还有世界闻名的秦兵马俑。西安是古丝路起点,从西安至宝鸡途中又有以茂陵为主的汉帝王陵墓群、唐代帝王陵群以及法门寺等历史古迹。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