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里的红色故事|董振堂的书箱
原标题:纪念馆里的红色故事
董振堂的书箱
书箱(资料图)
王丽霞
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里,陈列着这样一只书箱:长74厘米,宽39厘米,高20厘米,木质撑子,军绿色帆布面。帆布面子有几处破洞,也已大面积褪色。这是一只经历战火洗礼、饱经沧桑的书箱。书箱的主人是董振堂:宁都起义的领导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委员,中革军委委员,“红旗勋章”获得者,红五军团的军团长。
红军长征中,朱德总司令曾说:“老五断后,我放心。”老五,就是红军第五军团。面对敌人的穷追猛打,殿后的第五军团坚守着最后一道防线,有时会成为整个红军的生死线。董振堂亲笔撰写的《宁暴经过》,这样写道:“看清楚了国民党欺骗、压迫、剥削的本质,认清楚了唯有共产党终能为劳苦群众谋解放到底。”为了这个初心,他提着书箱到保定军校求学、参加西北军,后来他发起宁都起义加入红军。
1932年,董振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他将自己私人积蓄3000多银元全部交给了党。何长工把此事反映给毛主席,毛主席说:“不要全交嘛,寄些给家里,留点给自己”,他却坚持全交并说:“革命了,个人一切都交给了党,还要钱干什么”。作为红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率部参加了赣州、龙岩、南雄水口等战斗及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为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1934年10月,他随军参加长征,率部担任全军艰巨的后卫任务,与敌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阻敌金沙江,边走边战斗,多次完成了阻击国民党军队的重任,为保障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立下了赫赫战功,红五军团因此荣膺“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1935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红五军团改编为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1936年7月,他率部继续长征北上,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下旬,执行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宁夏战役计划”,西渡黄河;11月,奉命率部编入西路军。1937年1月,42岁的董振堂率红五军坚守阵地9天8夜后,和全军2000多名将士壮烈牺牲,头颅还被残忍地悬挂在高台城门楼上示众。
英雄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他的英雄事迹永远铭记人心。红军长征到达贵州时,女红军陈慧清怀孕八个多月突然要分娩,这时,后面来了敌人的追兵,怎么办?董振堂说:“兄弟们,坚持住,一定打出一个生孩子的时间来”。两个多小时的战斗过去,孩子安全出生了,可许多战士也牺牲了。有的小战士不理解,就抱怨:“为了一个女战士生孩子,牺牲我们那么多战友值得吗?”这时,董振堂回答道:“这不是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们参加革命,我们打仗流血牺牲,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将来嘛!”过雪山时,他亲自给伤员牵马;过草地时,哪里最危险、最困难,他就走在哪里。军长爱护战士,战士尊敬军长。看着董振堂日益消瘦,战士们都很心疼。碰巧一天打了三头牦牛,本想多弄点给董振堂补补身子,可他却严格要求:“先慰问伤员,肉每人一块,汤每人一碗,人人一样,不得有特殊”。战士林炳才说:“我们的军团长就是这样,在艰苦环境里,时时处处想着的是大家,唯独没有他自己。”
就是这样一位军团长,在高台献出了他宝贵而年轻的生命。中共中央在宝塔山下为他和陈海松等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早在瓦窑堡做《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报告时就说:“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200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经中共中央批准,董振堂当选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一百位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中央电视台以“高台壮歌著荣光,今日独怀董振堂”为题,做了专题报道。
而这只书箱,不仅见证着董振堂军长对理想信念的炽热追求,更见证了他的一腔热血和对党的无限忠诚。
董振堂等红西路军将士的崇高精神,如今已化身为高高耸立的西路军纪念碑,将士们崇高的革命精神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久久为功,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胜利。
相关新闻
- 2021-10-29【溯源甘肃】汉代:凉州之畜为天下饶
- 2021-10-29说陇史丨石砚
- 2021-10-22历史眼丨民勤苏武镇,传说苏武牧羊之地
- 2021-10-22汉代彩绘木鸡栖架,神秘莫测的随葬品“观风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