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张芝隶书石刻失踪之谜
清康熙年间,甘肃武威凉庄道属内,人们在淘井时,挖出一块“草圣”张芝唯一隶书石碑。谁知,这块石碑却不翼而飞,至今不知所踪。
张芝字伯英,东汉敦煌郡人,著名书法家,史称草圣。张芝出身名宦之家。他的父亲是张奂。张奂(公元104年-公元181年)字然明,敦煌渊泉(今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东)人,为东汉名臣,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父亲张惇,曾任汉阳太守,这是两千石的高官。可以说,张芝的父祖都是名人。
敦煌张氏是当时河西走廊数得着的大家族,这个家族从汉代一直延续到了五代时期。
张芝是张奂的长子,在书法历史上被称为“草圣”。张芝勤学苦练,潜心书法之道。至今,流传一个池水尽墨的故事。据说,张芝小时候为了学习书法,在一个水池边写字,当时纸张尚未彻底定型,他们用一种帛写,每天写完字后,用池水洗帛、洗笔,结果天长日久,池水都黑了。由此,人们将这个水池取名张芝墨池。后来,书法家们称写字为临池,就是从这里来的。
相传今安西县有张芝墨池。不过,有人考证,张芝的墨池在敦煌城内。敦煌藏经的伯2005号 《沙州都督府图经》 “张芝墨池”条则有详尽的记载:张芝墨池,在县东北一里,效谷府东南五十步。敦煌子城东北罗城中有嘉纳堂,唐朝时为效谷府,张芝墨池当在罗城东北部。多年前,笔者曾去敦煌寻访,未果。似乎,已经不知具体地方了。
张芝,喜欢草书,学习崔杜之法,崔是崔瑗,为东汉学者、草书大家,著有《草书势》;杜是杜操,以善章草出名。张芝在学习他们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故而自成一体。这就是今草,亦称“小草”。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的草书。故而,人们说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张芝。
康熙初年,人们在今天武威市政府办公楼西楼一带,清理一口干涸的水井。谁知,在淘井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石碣,宽腹瘦足,腹上镌“澄华井”三字,此东汉张芝书。据记载,此字为隶书,这是草圣留下的为数不多的隶书字。
这个地方,在两千年前,就是张芝父亲张奂任武威太守时的办公之地。据说,张奂在这里修了小花园,种植武威的一些果树,诸如核桃、李、枣等,树下种植苜蓿。“澄华井”三字就是张芝赴京,途经武威看望父亲,见小井中水质甘洌,遂名为“澄华”。
前几年,人们还能看见这口汉井的水,并用来浇花。
张芝题名的汉井,留下了千年文脉。不过,这块石碑最后的结局却很凄惨。发现“澄华井”石碣不久,某道员升迁离任,走时把石碑偷偷窃走,至今下落不明。千年的石碑,就这样不翼而飞了。
撰文/王文元
图/资料图片
相关新闻
- 2013-04-11西和县老书法家宁文举其人其书
- 2012-03-02著名的书法家——索靖
- 2012-02-26著名书法家、天水文联主席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