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盆上的踏歌
舞蹈纹曲腹彩陶盆,这是甘肃唯一一件舞蹈纹彩陶盆。
这件彩陶盆发现于武威市磨嘴子遗址。1991年春天,正在进行文物普查的人们在甘肃武威市新华乡磨嘴子遗址采集到一批残破的彩陶片。返回室内整理时,发现这些彩片属同一个体,遂多次前往该址,反复寻找缺失的残片。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使这件陶器大体得以复原。最终能拼出一个彩陶盆,命名为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彩陶盆,高14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1厘米。整个彩陶盆,属于细泥红陶,盆口比较大,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边沿向外弯曲,中下腹则向内弯曲,底部是比较小的平底。先民用黑彩进行了装饰,同时绘制舞蹈图案。舞蹈图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一周绘两组舞蹈纹,每组9人。工匠的画工极其高超,用圆点来表示人物头部和腹部,而身躯和四肢则以直线和斜线,人物均手拉手, 两组舞蹈纹之间以弧边三角纹和多条弧线纹相隔。这个彩陶盆虽然残缺,但却是甘肃彩陶中唯一一件舞蹈纹盆,故而其价值无法估量。
那么,这些先民跳的舞蹈,究竟是什么呢?这应该就是踏歌,彩陶盆上的踏歌图。
古人说:“蹋歌者,连手而歌,蹋地以为节。”也就是说,人们手拉着手,脚踩着节拍,边歌边舞。踏歌是中国传统舞蹈,据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所谓“丰年人乐业,陇上踏歌行”,唐诗中不时能见到“踏歌”一词。李白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西北舞蹈纹彩陶盆的发现,至少说明在五千年前,踏歌就已经出现了。
撰文/王文元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相关新闻
- 2020-10-15兰州花寨子 彩陶的秘密
- 2017-11-06甘肃广河:彩陶与青铜的碰撞(图)
- 2017-02-07甘肃马家窑彩陶:一部待解的“天书”(组图)
- 2017-02-07甘肃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复道折线纹四耳彩陶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