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原史话 >> 陇史钩沉

湮埋在历史烟云里的黑水国遗址

20-07-16 11:43 来源:甘肃日报 编辑:张兰琴

  湮埋在历史烟云里的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遗址

  古城内成为汉砖的“博览园”。

  阳飏

  张掖市甘州城区西北12.5公里处的明永乡,有一片古城遗址,被称作黑水国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引元代《杜氏通典》,认为其地系汉时张掖古城。

  公元前121年,就是汉武帝元狩二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此后,开始大规模徙民垦殖,戍兵屯田,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通的繁荣。

  《后汉书·西域传》:“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张掖遂成为丝绸之路的重镇。

  当地民众称之为“老甘州”或“黑水国”。但即使查遍历史典籍,依然不见关于“黑水国”的记载。

  黑水国得名有三种说法。一是因当地方言转变而得名。黑水国古城所处的位置在黑河一个大河滩上,由于地势低洼,多有积水。当地老百姓将这一带称为“黑水窝”,时间长了,以讹传讹,就将这里称为“黑水国”。

  二是因“黑匈”而得名。传说黑水国是匈奴人所修建,因为匈奴人皮肤黝黑,外族人便将他们称作“黑匈”,把他们建的城市称之为“黑水国”。

  三是因黑河而得名。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因发洪水时挟带黑沙而得名。黑水国一带曾是一望无际的沼泽湖泊,随着湖泊逐渐干涸,形成了一片水草丰盛的平川,后来月氏族迁徙到这里,屯田修城,建都立国。因傍依黑水,故名黑水国。

  黑河下游有一段称“弱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路过的黑水河被认为就是今天的黑河,“禅僧有救来西域,彻地无波过黑河”。而今天的黑水国南城遗址,就是当年唐僧西天取经所到过的“黑水国”,张掖等处至今还有高老庄、流沙河、大通河、晾经台、牛魔王洞、平顶山、火焰山等诸多《西游记》中的地名。

  黑水国消失的原因,有说是明朝大将冯胜率军围攻守城的元军,将河水截流,导致城内水源干涸,守军被迫弃城,而河水也由此改道。由于干旱缺水,黑水国居民只得外迁——即便没有战争,生态环境的恶化,黑水国的消失也是命中注定的。

  黑水国遗址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10公里,分为南、北两城,两城相互对峙,相距约3公里,312国道从两城之间穿越而过。

  北城始筑于匈奴占河西之时,汉代沿用并为张掖郡。因为汉代张掖郡是由若干个小城按照不同的功能分布的,黑水国北城应该也是汉代张掖郡的一个重要城址。唐代、元代和明代,均在北城置驿站。城址呈平面长方形,东西长254米,南北宽228米,城垣用黄土夯筑,残高5.5米,垣基宽3.8米,城垣西南角筑有土墩,为覆斗形角墩,部分城垣坍塌或被流沙埋设,城堡几乎已被湮埋。地表散见灰、黑两色夹砂陶片及汉代残砖,宋代豆绿瓷片,并有元、明代黑釉、白釉及青花瓷片等,还发现西汉五株币、王莽货泉币、唐代开元通宝币。

  南城始筑于唐代,宋,元、明沿用。南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48米,南北宽222米,城垣用黄土夯筑,残高8米,垣基宽8米,东面正中开门,并加筑瓮城,是典型的古代军事防御工事。墙四角上筑有覆斗形角墩,台上四边建有围墙,似为角楼。城池内街衢巷道、建筑布局依稀可见,现存城墙多为明代所筑,城内建筑遗址密集,散存有大量汉、魏、晋时期的砖块、瓦片、灰陶片、残石磨等,还曾发现有汉代铜镜、陶器、五铢钱币、铜兵器及明代黑釉瓷片等。

  南城东北角发现了墙基及绘有《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故事情节的残存壁画——它们同黑水国一样,成为了历史的遗痕。

  在312国道以南分布有多处汉代建筑遗址,有一汉代绳纹瓦堆,发现有汉代云纹瓦当——瓦当是瓦的头端,既便于屋顶漏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瓦当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之一是卷云纹,汉代瓦当装饰风格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这处汉代建筑遗址规模之大,汉瓦堆积之多,在河西地区是绝无仅有的。由此可以想见,当年建筑规模的庞大。

  1956年,国家地质勘查队进行勘查后,认定遗址下面还有一座古城。黑水国遗址周围及周边的古墓葬估计不少于一万座。这些古墓葬主要为东汉至魏、晋墓,多为砖室墓。汉墓中曾出土有制作精巧的铜镜、铜弩机,还有造型优美的铜马、木器和形态各异的陶器。出土有东汉永元十四年记事砖——《后汉书·班超传》记载,永元十四年,也就是公元102年,西域都护班超入玉门关还至洛阳。英雄退暮,班超晚年上书给朝廷,请求回归故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还出土有四灵神兽画像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辅黄图·汉宫》有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便是指风水堪舆中讲究的“四神兽模式”。

  《周礼·曲礼》记载: “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四灵神兽画像砖出现于河西地区墓葬已屡见不鲜。

  古墓葬还出土有彩陶罐、陶仓、陶井、陶灯、陶炉等陶器。黑水国南城就是建在魏、晋古墓葬群上。

  1941年9月,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同考古学家卫聚贤等人赴莫高窟和黑水国遗址考察,于右任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甘州西黑水河岸古址,占地10余里,土人称为黑水国,掘者发现中原灶具甚多,遗骸胫骨皆长。余捡得大吉砖,并发现草隶数字。”于右任还留诗一首:“沙草迷离黑水边,何王建国史无传。中原灶具长人骨,大吉铭文草隶砖。”

  黑水国遗址周围有一座“西城驿烽燧”墩台,经过考证,这个墩台其实是个佛塔。从地表遗物可以断定,西夏占据河西之际,这儿就是一个香火旺盛的寺院——我们知道,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也就是公元1098年,属于西夏皇家寺庙。这座寺院和张掖大佛寺有没有什么关联呢?散落的各历史时期的碎瓷片,以及琉璃、脊兽瓦残片表明,这里曾有过很高规格的建筑物。现仍能看出寺院建筑轮廓,佛塔位于寺院的西端正中。这是一座覆钵佛塔,由夯筑的基座和土坯砌筑而成的塔身组成,塔体中曾出土有宋代钱币和8块铁容器口沿残块,其中一块上有古蒙文。

  黑水国遗址周围还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遗存,出土有夹砂陶片,器形有鬲和双耳罐等,陶片绝大多数为夹沙红陶,个别为泥质红陶和灰陶,从纹饰来看,彩陶为主,大件器物片和少数小件器物为素面或绳纹,彩绘图案以菱形网纹、三角网纹、粗细平行斜线纹、折线纹和折线纹网纹为主,器形有罐、瓮、盆、釜、器物盖等类型。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农耕文化发明了烧陶技术,器型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用品。早在4000多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以黑水国遗址周围作为相对稳定的居住区和部落首领的统治中心,社会经济杂以农业、畜牧业和渔猎。

  当时,这里的工匠已经能打造出双孔石刀和石斧等各种石器,还把玉石加工成供佩戴的装饰品。

  在这一地区游牧的最早的原始部落,以大角羊神为图腾崇拜对象——头顶羊角的人,恍然曾经为羊。白云出圈,羊角弯弯。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月氏人的聚牧之地。月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羯鼓一响,“柘枝舞”就旋转起来了。跳“柘枝舞”的女子着五色绣罗宽袍,头戴胡帽,帽上有金铃,腰系饰银腰带,以鼓声为节奏,舞姿明快,旋转迅速,刚健婀娜。

  《史记·大宛列传》谓月氏: “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匈奴单于自诩为“天地所生”,是“天之子”,故将河西走廊南山称之为祁连山,意为天之山,将山丹大黄山称之为天后(阏氏)山,即焉支山。

  曾经强盛一时的月氏人,被匈奴冒顿单于一再追击,月氏王被杀,头盖骨被当做饮酒器具。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部分月氏人西迁以后,“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

  西迁的大月氏贵霜翕侯创立了贵霜王国,后成为横跨中亚和印度半岛西北部的大国,中国历史上盛行的佛教,最初就是在东汉时由大月氏贵霜王国传入的。

  公元前121年(汉元狩二年),汉武帝诏令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征讨河西匈奴,斩杀折兰王、卢胡王,还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朝在河西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小月氏归附于汉。汉朝还曾调月氏人征战西域。

  那一年的春天,有一首匈奴留传下来的歌谣,和青草一起绿了,又枯萎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令我嫁妇无颜色。”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它们,见证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它们,见证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康县何家庄村:改变村貌 发展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图)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康县何家庄村:改变村貌 发展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图)
  • 定西渭源:“花归菇”成为文旅消费扶贫“加速器” 定西渭源:“花归菇”成为文旅消费扶贫“加速器”
  • 兰大学子看脱贫·漫画|甘南牧民的美好新生活 兰大学子看脱贫·漫画|甘南牧民的美好新生活
  • 天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十四次会议 天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十四次会议
  • 你笑起来真好看|陇南化坪村山林客栈的掌柜们:用本分的心做朴实的事 你笑起来真好看|陇南化坪村山林客栈的掌柜们:用本分的心做朴实的事
  • 甘肃省禁毒工作“双先”事迹宣讲报告会在天水举行 甘肃省禁毒工作“双先”事迹宣讲报告会在天水举行
  • 甘肃医卫丨过敏性紫癜患儿 多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甘肃医卫丨过敏性紫癜患儿 多数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延安精神】它们,
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康县何家庄村:
3   定西渭源:“花归菇”成为文旅消费扶贫
4   甘肃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智慧交管”
5   兰大学子看脱贫·漫画|甘南牧民的美好新
6   直达!甘肃陇南机场开通飞上海航线
7   王锐:不折不扣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确保
8   天水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第四十四次会
9   【央视】甘肃天水:夏粮收割过半 预计
10   你笑起来真好看|陇南化坪村山林客栈的
11   《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设施保护条例
12   专家支招丨夏季吃“三瓜” 益处多多
13   公示!天水被推荐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14   甘肃省禁毒工作“双先”事迹宣讲报告会
15   天水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题督导调研 推动
分享到